□ 记者 范天娇
“咱村里的老百姓有了说事论理的地方,大家把内心想法说出来,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能当面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把问题讲透。”自从有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这一矛调“好手”,安徽省宿州市张湾村党总支书记赵红梅欣喜地发现,不仅村里的矛盾变少了,一些陈年积怨也迎刃而解。
打造偏远地区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是宿州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宿州市司法行政机关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把专业力量汇聚起来、专门优势发挥出来,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市中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构建服务网络
谢家兄弟持续多年的宅基地纠纷得到化解,让张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名声”再起。
4月6日,张湾村村民谢某找到该工作室法律顾问陈文奇诉说对其弟弟侵占宅基地的不满,情绪激动时扬言要“武力解决”。陈文奇安抚谢某情绪后,立即走访了解情况,后在与村委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对宅基地归属问题进行明确,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谢某弟弟自愿将占有的宅基地退还,兄弟关系得到修复。
聚焦“常住人口规模大、法律服务需求多”的基本市情,宿州市司法局把“构建多维平台、推行多元服务”作为破解难题、提升供给的重要手段,构建以市本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以5个县(区)中心为主体、以126个镇(街)工作站为基础的立体化法律服务实体网络,重点加强偏远地区村(居)工作室建设,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注重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域配置村(居)法律顾问,依托全市144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225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延伸公共法律服务,构建起贯通城乡区域、横联行业专业的法律服务网络。
今年3月,宿州市司法局、法宣办还启动了为期两年的“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的合作机制,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和村(居)“两委”委员中的“法律明白人”结对子,将法律专业优势和人熟地熟优势“强强结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满足群众需求
“我父亲生前在银行存了几万元定期存款,这几天家里为他办理后事急需用钱。”5月27日,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年迈的母亲辗转来到泗县公证处,想要申请办理领取父亲生前遗留存款公证。
虽然临近下班时间,但公证员考虑到该男子的特殊情况,主动提供延时加急服务,加班加点办理该项公证,第一时间为当事人出具了公证书。这样的暖心服务,给突遭家庭变故的当事人带来一丝慰藉。
近年来,宿州市司法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范围,推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模式,为特定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畅通为民服务渠道。该市还主动对接区域协作,分别与浙江省杭州市、淮海经济区9地市签订框架协议,建立跨域公共法律服务协作机制,组建“宿杭公证行业互助合作协调小组”,宿州仲裁委加入淮海经济区仲裁机构联盟,不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区域影响力。
“我们与杭州市国立公证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亮点业务、管理模式等好做法好经验,目前已经创新推出了‘宿州云购房’交易平台、车位使用权公证备案、‘公证+不动产服务’等业务,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公证需求。”宿州市拂晓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2019年以来,宿州市办理公证事项8.3万余件、司法鉴定案件5万余件、法律援助案件3.7万余件、仲裁案件1800余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万余件,公证、司法鉴定和仲裁服务量逐年递增。
助企健康发展
“公司有两份合作协议,想让您帮忙看看。”
“审查了没有问题,这里面没提研发经费,得另行约定。”
……
自去年6月的一次大走访后,一家科技公司与朱叶律师从此“结缘”,遇上法律问题即可找其咨询求解。
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宿州市司法局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大走访解难题优供给”活动,成立了由律师、仲裁员、公证员、司法鉴定员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法治体检”和法律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和公证服务中心,指导法律服务行业深度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刑事合规指导、行政争议化解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该市司法局还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 助推治理现代化”专项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组织赴企业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引导企业通过调解方式化解商事纠纷。今年以来,宿迁市集中力量化解了一批营商环境类的涉企、知识产权和商事矛盾纠纷,共调处涉企矛盾纠纷216件,调解成功率达86%。
“我们抓紧抓实执业监管,制度化实施专项检查,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侵害群众、企业利益等问题实行快查严处,持续加压规范全市法律服务行业。”宿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光说,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服务网络、推进均衡发展、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建设宿州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