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靠茫茫群山,南临滔滔渤海。锦州,这座历史名城、英雄之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正步伐飞快,勤耕不辍颂唱着创新发展的凯歌。
奋进新征程,法治筑根基。2022年以来,扎根这片红色沃土,锦州两级法院乘全省法院深入实施“强基工程”之风,以昂扬姿态开启了司法为民新征程。
从做强中级法院“顶线”统一谋划部署,到做好基层法院“中线”压实工作责任,再到做实人民法庭“底线”推进实施……锦州法院深耕强基工作,持续优化法庭布局,积极打造特色法庭,不断夯实司法治理“桥头堡”,以司法之力维护一方平安、守护一方公正、促进一方发展。
大凌河法庭调解家事纠纷
有耕耘,有收获。3年时光里,锦州“强基工程”交上新的答卷:全地区23个派出法庭中,建成全省新时代“五化”人民法庭14个,打造运行成效和功能作用突出、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效应、被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的人民法庭8个。
锦州法院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法治情怀书写在英雄大地上。
肩上有责:
打造特色审判品牌引领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如何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发挥更好作用,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法院给出的答案是:创建特色审判品牌,以“三合一”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利剑”,护航发展创新之路。
被告人张某某与王某某在未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加工假冒品牌饰品,并对外销售,从中非法获利。2024年3月5日,古塔区法院知识产权合议庭法官卜文淇敲响了法槌,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至此落下帷幕。
2022年5月,古塔区法院成立专门合议庭集中管辖锦州全域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坚决打击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古塔区法院通过优化知识产权管辖布局、统一裁量标准、完善内外部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审判力量等举措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对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今年起,古塔区法院开始探索知识产权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着力将更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诉前,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同样作为锦州市辖区内的一审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的基层法院,古塔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最严格制度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筑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处罚只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还原绿水青山才是最终目的。近年来,古塔区法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创新环资案件的裁判模式,做到惩治违法犯罪、修复生态环境、赔偿经济损失“一判三赢”,为辖区环境保护持续护航。
声音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在依法从严惩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同时,更要践行“如我在诉”意识,依法更好更快地化解矛盾、兑现权益,为权利人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
——古塔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华
心中有情:
诉源治理绘制多元解纷好“枫”景
凌海市人民法院大凌河人民法庭多途径探索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实现了“家庭疗伤、法院减负、社会减压”的良好效果。
1998年,李某娶了离婚育有一子的张某,当时男孩3岁,他把男孩视如己出,婚后不久又喜得一女。2010年,二人因性格不合离婚,后李某患上脑血栓,在儿子和女儿家居住时在生活上发生一些不愉快。李某的弟弟护兄心切与侄子侄女对质,但兄妹俩却和自己的叔叔展开了骂战,于是,失望的李某将一双儿女诉至法院。
“中国社会有着重视亲情观念的优秀传统,通过调解可以很大程度地修复亲情,唤醒良知。”对于处理家事纠纷,大凌河法庭庭长陈烈有心得,“一份简单的判决书无法满足群众处理家事案件的现实需求,对于家事纠纷,我们坚持‘能调则调’。”
承办法官决定开展“背靠背”调解,努力寻找法、理、情的最佳平衡点,“二老的心情我们都理解,但咱们也得体谅孩子,一大家子的压力也不小,咱们当长辈的也多包容。”“你们忙工作、忙自己小家庭,你叔照顾你爸,这样一举两得,为啥非要把家事变官司?”
数次推心置腹的上门调解后,一家人和好如初。
让家事审判浸润人间烟火,传递温情善意。去年以来,大凌河法庭审结家事案件436件,调撤率56.15%,家事审判已成为大凌河法庭强基建设、区域矛盾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
多元解纷新实践,诉源治理新“枫”景。
近年来,大凌河法庭通过不断加强与司法所等基层组织的协同联动,履行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坚持延伸司法服务打通参与基层治理路径,积极推进辖区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格局。2023年,大凌河法庭家事审判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声音
大凌河法庭推动诉源治理新实践,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引领公序良俗、增进群众福祉、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实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并以此作为推动大凌河法庭整体提档升级的试验田。
——凌海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凤武
手中有策:
以法治基石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明媚阳光下,北镇市沟帮子街道干净整洁,商户规范经营,邻里笑意盈盈,和谐气息扑面而来。这幅美好画面的背后,展示的是辖区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果。
“经营生意诚信为本,为人处世道义为先,你们双方都各让一步,好商好量一起解决问题!”今年1月,在北镇市人民法院沟帮子人民法庭办案法官一上午的调解下,一起药品销售合同纠纷案达成调解协议。
“感谢法庭主动帮我们解决问题,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更为今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供了思路!”公司负责人说道。
围绕打通司法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开新局面、拓展新路径,沟帮子人民法庭因地制宜,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强化诉讼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下功夫解决纠纷诉讼耗时长、成本高、服务不到位、诉讼体验不佳等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推进一站式建设。
——延伸法治触角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移,通过法庭在辖区内设立的法官工作站、联络点,与辖区内各企业建立常态联系,协调相关工作的开展,及时将涉企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在司法服务上深耕细作听企声、问企需、解企忧,借助“百名法官进百企”“万人进万企”专项活动,通过与企业商户进行一对一帮扶行动,询问企业司法需求,力求以更加高水平的司法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声音
人民法庭将司法审判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展示了司法审判机关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担当作为。
——北镇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