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坚持科技兴警,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稳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强化体系整合、功能拓展、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体系整合构建“最强中枢”
“在襄阳钓鱼能赚钱,最高可奖两万元?”6月,襄阳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民警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发现襄城区某钓场“标鱼”(钓场经营者在鱼鳍等部位打上代表不同价格的标签,垂钓者缴纳高昂门票费,钓中“标鱼”后兑换高额奖金)赌博引流视频,随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6月29日,收网行动拉开帷幕,市局侦查中心联合属地派出所“前端”实施抓捕,市局大数据中心“后台”数据支撑,现场抓获22名嫌疑人。
案件快速侦破,离不开大数据赋能。2021年以来,为有效解决数据壁垒等问题,襄阳市公安局以实战为导向,全面整合大数据体系——打造“情指行”一体化中心、大数据中心、侦查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基础管控中心等“五大中心”,全量汇聚警种资源和信息要素,为一线民警“打防管控服”提供支撑;搭建侦查办案、社区警务、安保活动、执法监督等89个不同场景实战应用模型,推动业务细分、流程再造、警务协同,提升数据应用效能;加强智能感知建设,上线警务通版“襄眼App”,让数据说话、让监控站岗。
“截至目前,全市大数据应用平台框架已基本成型,汇聚公安及社会数据资源,为民警执法办案提供有力支撑。”襄阳市公安局科信科科长徐建军说。
功能拓展夯实“平安底盘”
“我不好过,你们大家都不好过!”不久前,保康县马良镇居民罗某因其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设的违章建筑被拆除,多次扬言报复。得知情况后,保康县公安局联合综治办、司法所、城建等部门,开展6轮次走访调解工作,最终打开了罗某心结,消除了风险隐患。这是襄阳公安数据赋能,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生动缩影。今年上半年,襄阳市公安局预警重复警情1420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4%。
襄阳公安将“一标三实”信息、接处警警情等10余种基础数据汇聚数据池,通过数据碰撞分析,梳理出各派出所“共性+个性”防范指标,及时推送各类动态分析结果,分流非警务警情,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进一步提升警务效能。
“情报、指挥、行动全流程紧密衔接,110警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了20%以上。”襄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科长徐志刚介绍,他们还将公安业务模块嵌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信息枢纽平台,增加100余项可防性案事件目录,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今年上半年,襄阳市警情总量、可防性案件量同比分别下降2.6%、17.2%,“平安底盘”不断夯实。
科技支撑擦亮“为民底色”
一张3D实景地图让1443户居民信息一点就知,为小区240名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的智慧门磁会及时提醒民警和物业关注,电梯摄像头能自动识别并阻止居民电动车上楼入户,智能喊话系统会提醒小区地面车辆不要停在消防通道处,全覆盖的高空抛物监控消除了居民头顶上的“飞来横祸”,“电诈预警”等安全提示信息会自动推送到社区大屏、居民手机、家庭电视上……
在襄阳,像余岗社区新市民公寓这样的“智慧小区”建设了1500多个。襄阳公安借助强大的科技支撑,不断丰富“智慧小区”“智慧安防”“智慧校园”等一系列“智慧+”场景建设,推动大数据向服务民生方面深度赋能。
公安交管部门对中心城区500个路口进行5G+车联网智能化改造,通过高清摄像头和AI计算,精准控制信号灯的放行顺序和时长,真正实现了“哪边车多就放哪边,车有多少就放多少”,城市交通管理驶上“智慧路”。
襄阳各地公安机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用“数据多跑路”换“群众少跑腿”。85项户政业务“全程网办”,93项户政业务“一窗通办”,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稿件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