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观点专栏 > 时代专论 | 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创新理论

时代专论 | 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创新理论

发布时间:2024-08-10 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研学基地、举办画展和艺术节等方式,大力推动农民画产业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图为7月30日,农民画作者在集体创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今年以来,在湖南、重庆、山东,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一个词:“精神文明建设”。在湖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彰显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全面把握,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在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文明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文明是有文化的状态,文化指导着文明的发展方向与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精神的本质具有物质基础性和社会实践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人的精神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产生作用,可以影响并融入人的劳动实践,进而促进或抑制劳动的进程。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厚植民族文化根基、培育人民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实现民族复兴既是一次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更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人的意识和精神,“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同时人的意识和精神又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对客观物质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的改造作用。资本主义现代化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以资本增殖为本性凸显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固有弊端,造成了一边是物质丰富,一边是精神贫乏的矛盾社会,“西方早期的现代化,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信仰缺失、物欲横流。今天,西方国家日渐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遏制资本贪婪的本性,无法解决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贫乏等痼疾。”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要求“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殷切期盼。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好夙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道路是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相协调的历史条件下开创的,更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懈努力下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讲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根本立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全面把握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在实践上彰显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全面把握,其丰富的实践成就和实践经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确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权决定正确导向。只有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权,才能真正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精神导向。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要求。毛泽东同志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由于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可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贯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理论精髓与实践经验,强调“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等,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而人民性的实现必须以党性作为根本保障,只有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精神文明成果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汇聚精神力量。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坚定旗帜和道路,关系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上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必将长期存在,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同时,一些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我们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推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润精神滋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成功实践。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铸就了灿烂辉煌的精神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中变化更新,在融入人民生产生活中丰富发展,释放了持久的生命力,为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凝聚了思想文化力量。同时,中华民族在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历史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时刻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惧强敌、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我们始终站在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与美好现实的文明高度,站在为世界文明交流和人类文明交往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真理高度,充分发掘中华民族已有的文明成果,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时代内涵,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深厚精神底蕴。价值观引导着人的思想,规范着人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展现了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最持久的精神追求和最核心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否则,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来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华,科学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具有强大的汇聚人心、凝聚民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彰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精神底蕴。我们广泛培育、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更加磅礴。

  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路径的明确指导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提出了明确指导,是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

  坚定文化自信,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凝聚力。精神的凝聚力表现为思想意志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由于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意识和目的不同,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相应的意识和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会造成精神动力上的差异与矛盾,进而会表现为精神上的离心力或排斥力,导致精神力量的作用呈现分散性、盲目性和无序性。这就需要在精神层面上进行协调与整合,把精神离心力、排斥力转化为凝聚力,融合为共同的、坚定的精神合力,增强行动的执行力、科学性和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汇聚起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凝聚力,首要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积极肯定,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在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凝聚全体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继续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凝聚力。

  秉持开放包容,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生命力。文化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延续力。文化的生命力内含着一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能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影响和调节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能够提供更多自觉选择的条件与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人的精神不仅受到一定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尺度的调控,而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最终成为文明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内在品质和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既要维持自身文化的优势特色,也要吸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优秀经验,使优秀文化成果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内化为人民的价值观念,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实思想基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立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同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更好走向世界。

  坚持守正创新,为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创造力。人的意识和精神具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表现为使客观事物经过创造性转化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观念形态的实践目的同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不断地解决原有矛盾以实现平衡,进而解决新的矛盾再次实现新的平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导致新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创造性精神力量的生成,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激发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使极具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文化成果不断与时代发展所需、时代精神所向相契合。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吉林大学 韩喜平 袁旭)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4-08/01/content_92149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