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 走过金口河

走过金口河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 宁夏纪委监委网 作者:佚名

  五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又来到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我是第三次来了,每一次来,走的路线都不一样。这一次,我们坐船进入金口河区的大峡谷,河水平缓,船尾拖起丝绸一般的水带。阳光照得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泽。

  面对这样的风景,所有人都站在甲板上,悠闲地吹着河面的风。靠悬崖的一侧,有一条新修的公路,依山傍水,宛若在画中穿行。公路上的人与船上的人高声打着招呼,其实都不知道对面是谁。我想起初到这条大峡谷时,还只能站在半山腰,听脚下大渡河咆哮而过。那时候想一窥河流全貌都不可能,只能隐约看到脚下的河流卷起千堆雪。

  时光之船行驶到今天,山还是那么高,但湍急、野性的河流变得温顺了,可以在水中行船,还可以依水行车。

  一座高悬的索桥在头上滑过,大凉山和小凉山被这座桥牵了起来。峡谷亘古,天堑通途,一步跨出的是千年的飞跃。已从峭壁云端搬到大峡谷旁居住的山民们,无法想象历史的变化就在眼前发生。如今脚下平坦,出门就是大道。缺盐少油了,只需一转身就可买到。坐在自家门前,眼光所及,是大路绵延,是鲜花盛开。

  随便与他们中的哪一个闲聊,问及曾经的山中岁月,他都会说,那山高啊,那路难啊,进城买包盐,就要走一天。最早过河是在大渡河的峭壁之上打入一根绳索,他们攀着绳索过河,要十万个小心。曾有一个女学生在河这边读书,来回都从河上拉绳而过,遇到恶劣天气不敢回去,只能在这边山野找地方休息。

  后来,这些成了往事。铁路修来了,公路修好了,道路给山里的人们带来生活的巨变。

  弃船登岸,我们来到位于高山下的铁道兵博物馆,正遇到十几个老兵来探访。穿行在高山里如龙行一样的铁路,正是他们青春时的战场。那个奋斗的岁月里,他们有好几个战友永远留在山里了,把生命献给了苍茫的群山。听讲解也好,自己看也好,都能感受到群山的轰响。一支优秀的铁道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奇峰耸立、深涧密布的大山中,铁路横跨大渡河,穿过大小凉山。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粉砂,时时威胁着官兵们的生命安全,但枕木还是一寸一寸往前推进。

  沿着盘山公路去往山顶,浓雾、冷杉、悬崖,是这里带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到达山顶时,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山顶有两块写有“蓑衣岭”和“蓝缕开疆”的石碑,仿佛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那是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打通后方重要战略通道,整个乐山倾财倾力,先后有二十四万人参加乐西公路建设。因为时间紧迫加上气候恶劣,有三万多人为修筑这条路失去了生命。如今,常常还有人来到这里,在英雄的墓碑前放上一束束菊花,纪念所有筑路人的牺牲与付出。

  随着流水的方向,我们要走出这个峡谷了。我知道,筑路人的精神,会与这些大山一起,永远地矗立在这里。(王雪珍)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406/t20240624_8862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