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读东坡
□元光美
夏日昼长夜短,晨曦早早披露,夕阳迟迟不落,夜晚被压缩成象征性的点缀,漫漫暑气,何以消遣?在我看来,若得一席幽静、空闲之地,捧一卷书,品一茗茶,书一篇文,实为风雅、充实。都可读哪些书?如有君问吾,首推东坡先生之作。边读边学边做,定能寻得盛夏之乐。
听蝉鸣,享夏长,生活可以不慌张。夏天是知了的演唱会专场,盛夏可跟着东坡先生听蝉声。在凉风习习的小河边,那枝叶茂盛的柳树上挂满了肚皮圆鼓鼓的知了,当其腹部的两个小圆片煽动时,一声声、一阵阵清脆响亮的声音随风向此起彼伏,起时像一群闹哄哄的孩子,让人忍不住想凑上前一探究竟。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快要接近它们的时候,明明从浓绿深处传出来的鸣声戛然而止。难怪东坡有诗言:“绿槐高柳咽新蝉。”看来,蝉声也只可远倾不可近闻也。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午饭后,读苏东坡《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在微风轻拂的小院里午睡一顿,即使凉衫子散出汗气,也能睡得悠哉、安然、心怡。夏日宜午睡,《黄帝内经》记载:“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认为,暑气与心气相通,午时是心经气血最旺的时候,小憩可安神养气。清代词人李笠翁亦有言:“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
养精蓄锐后如何打发时光?东坡先生在《司马君实独乐园》告诉我们,可约上一两好友到家中院内下棋,摆放些水果点心和茶酒,一来提高智力和耐性,二来请朋做客增进友情,可谓是“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烦躁炎热的夏天也被悠然的棋局消磨了,留下的只有青山环绕、溪水周流、花竹秀美、野意十足、诗词大发的乐园,内心的清凉和豁然早已胜过万千。
夏季蚊虫多,若是学东坡先生焚香,也是一大趣事。无香不以成礼,无香不以为聚。在古代,香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文人之间用焚香相谈、赠香为礼、以香定情。苏东坡与黄庭坚二人就曾在袅袅的香烟和暗涌的香气中写文作画,互赠《清风香境》和《山谷香境》。另外,东坡先生还留下“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等焚香名句。夏日焚香,驱除蚊虫、去除浊气,舒适宜人的芳香让人提升心境以达悠闲自得。
农历的盛夏,如遇雨,则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上涌时候,就如墨汁一样泼下,挥挥洒洒,循序渐进,远处天边那重重山峦,明丽清新,引人入胜,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再入眼、入诗、入心。从阴到雨神奇的自然变化给燥热的、烦闷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是雨过天晴后,水天一色的开阔与平静,借此意境随东坡先生又可观荷。“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雨后的空气里含着浓浓的水汽,青绿色的底板格外清新,天空也被冲刷干净,晚霞好像也比平时显得更为红艳。一朵盛开的荷花,缀着水珠,还保持着在雨中晶莹剔透、楚楚动人的样子。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双白鹭,翘然立在荷花之下。是哪位画家涂画出这样一幅动人的作品?是自然,是心境。
心静自然凉。在没有空调和电风扇的古代,唯有闲情和心静才可消夏。而今,读过东坡,学他去听蝉、午憩、下棋、焚香、观雨、赏荷,去发现生活中那些小幸福,夏日,即使暑气冲天,也别有一番光景和雅致。
(作者单位:光泽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