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司法行政系统结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动,聚焦群众期盼,以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突破口,坚持学习和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调解路径,持续强化便民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让堵心路变宽心路
近日,平凉市灵台县独店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矛盾。张某家和王某家共用一条小路出行,从2023年开始,王某在小路随意停车,并搭建玉米棚,导致张某收粮食的车无法进出,给张某和其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因而屡次发生纠纷。双方商谈时多有争执,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遂向独店司法所寻求帮助和申请调解。司法所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听取各自意见和诉求,从法律角度出发,耐心疏导,深入讲解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甘肃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着重做好化怨解怨工作。经调解员运用“换位思考法”“案例引导法”晓以利害、积极引导,最终王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当天下午拆除了玉米棚,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调解协议,继续共用出行道路,至此该起纠纷成功化解。
法律援助暖心上门解烦忧
“我老婆在打工过程中受伤严重,现在无法正常行动,愁人呢......”近日,一男子在陇南市徽县法律援助中心向工作人员诉说。工作人员耐心疏导来访群众情绪,仔细倾听了解情况得知,该男子妻子闫某在协助雇主工作过程中,不慎被砸伤右腿造成骨折,虽经住院治疗伤情仍未恢复,目前无法行动。经与雇主多次协商,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特委托其丈夫前来咨询。徽县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指派律师事务所办理该案。当日,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律师,驱车前往闫某住处,耐心倾听,热心解答,与当事人及其家属签订代理协议、授权委托书,拟定起诉状,将审批环节和办案环节同时办理,减少受援人往返奔波,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
“容缺受理”让公证既有温度又有速度
近日,张掖市公证处接待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接到一通电话,对方称其来自天津,其丈夫于数月前在天津的工作岗位上病故。这次趁孩子放暑假回张掖,探亲的同时处理丈夫名下在天津的财产问题。但其孩子假期接近尾声,着急回天津。对此,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好对方情绪,一边询问办理继承权公证事项现有的材料。谈话中得知,其孩子出生后跟天津的姥姥在一个户口簿上,现有证件无法反映出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且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和独生子女证此刻锁在天津家中。得知此情况后,工作人员跟具体经办的公证员沟通后,决定为他们提供“容缺受理”服务,先行受理为他们办理,缺失的材料待当事人回天津后补齐,公证书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并在临近下班时间,主动告知其可以提供“延时服务”。在办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解答了相关法律疑惑,解除了两位被继承人父母的后顾之忧。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0828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