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家人或者近亲属的财物 违法吗? 案情回顾 2023年11月中旬,被告人付某因需归还赌债,便萌生找父母帮忙还债的想法。付某通过破坏防盗窗的方式进入其父母居住的房屋,但父母未在家。付某发现其父亲所在的公司名下的小汽车钥匙,便将该汽车钥匙盗走。 11月20日,付某用盗得的车钥匙将该车偷走并予以抵押,获得抵押款3万余元,全部用于网络赌博。经鉴定,该汽车价格为9万余元。12月3日,付某被抓获归案。之后,侦查机关根据线索找到被盗车辆后将车辆发还给付某的父亲。 2024年6月20日,付某的父亲对付某表示谅解。7月3日,父亲所在公司对付某表示谅解。 法院审理 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付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可以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取得被害单位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曾因赌博被行政处罚,酌情从重处罚。鉴于被告人付某盗窃的财物系其父亲公司名下的,其父亲公司及其父亲表示对其谅解,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付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法官提醒 偷拿他人私人财物属于盗窃行为 并不因为双方的身份关系 而改变这一性质 即便是亲属的财物 未经财物所有人同意 而私自偷拿仍然属于盗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