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沈阳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清华学子追寻知识与真理的脚步。近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十一名学子组成的“长子清怀”实践支队从清华园出发奔赴沈阳,先后调研走访了多家在沈重点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启了一场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度调研之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何以高质量立法为科技创新“赋能添力”?带着这样的疑问,清华学子们首先来到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步入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台台精密的机器人在灯光下闪耀着科技的强大力量。“新松机器人的创新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曲柯宁兴奋地说,“这也让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只有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上,科技创新才能如雄鹰展翅,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当实践支队队员们踏入东软集团,他们仿佛正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创业史诗。在展示东软创业史的文化长廊中,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往昔的奋斗岁月,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东软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座谈会上,队员们积极提问,热烈讨论。支队队员周先予感慨地说道:“在这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下的蓬勃生命力,也深刻认识到法律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东软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本生动的教材,让我们看到了法治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在调研期间,“长子清怀”实践支队队员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辽宁这片热土,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不仅撑起了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也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在三一重装集团内,震撼人心的宣传片拉开了队员们调研的序幕。屏幕上,在赞比亚非洲第一大铜矿卢姆瓦、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跨海大桥等项目上,“三一”制造的“大国重器”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着,仿佛钢铁巨兽在书写着工业传奇。在座谈会上,大家进一步学习了企业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下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展现优势、实现创新突破。在远大集团,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远大在全球不同国家的出海业务情况,让同学们看到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展览厅中,那令人惊叹的玻璃幕墙建造技术,更是彰显了远大集团在行业内的尖端水平。支队队员熊丝蕊赞叹道:“远大集团的成功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只有在法治的护航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在走访沈阳市营商局、商务局等部门过程中,同学们与相关领导深入探讨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与举措。他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关键信息,积极思考着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沈阳市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沈阳市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果,从民营企业主体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赋能、创新能力提升、融资促进与开放合作等各个方面,都在持续完善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同时还通过实行“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网上公示申报流程和全程网上办理等措施,打破了以往行政审批中的条块分割问题,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企业的负担。
“通过与这些部门的沟通,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政府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支队同学们在调研结束后交流时说道。“营商环境可以理解为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各类资源的可获得程度,国家的顶层设计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例如我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可以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这一方针上升到法律层面,将民营经济促进的有关政策制度化、框架化、常态化,提升相关领域的法治化程度,提升企业对于各种资源的可获得性,进而有效改善营商环境。”
在此次“长子清怀”支队的调研之旅中,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学子们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探寻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密码,支队成员们获益匪浅,认识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他们在沈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收获知识、感悟成长,也为未来的法治建设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和感悟,继续在法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出属于清华学子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