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涉“两卡”类电信网络犯罪频发。为了防止法律意识淡薄、从众心理强的青少年,在犯罪分子的欺骗引诱下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逐步沦为不法分子的“工具人”。近日,兰州市城关区检察机关以数字赋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强化预防理念,先建立机制凝聚长效反电诈合力,后搭建模型提升青少年违法犯罪“惩防”质效,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朗朗晴空。
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17岁的小康(化名)、小武(化名)伙同18岁的小郜(化名)明知他人实施电信诈骗,为获取非法利益,先后各自办理了多张电话卡,并使用电话卡帮助诈骗人员拨打诈骗电话。经统计,3人共计拨打诈骗电话1400余条,诈骗金额8.4万元,获利1万余元。
这起案件引起了检察官的深思。经梳理发现,通讯公司之间未有效联动,不仅未成年人的办卡数量没有限制,如小康在短短一个月期间先后办理了七张电话卡,小武有六张之多,而且发生异常后办卡仍未限制,如小康名下的电信卡被通讯公司关停后,又于五天后新办理2张移动卡继续拨打诈骗电话。另外,司法机关与通讯公司的联动衔接性滞后,如小武4月底被立案侦查后仍办理了新电话卡来拨打电话。
针对这一监管漏洞,今年4月初,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出磋商函后,该局积极协调通信运营商,并督促相关营业厅严格落实青少年办理电话卡的相关要求,依法依规为青少年办理通信业务。4月底,该区检察院与城关公安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签订《未成年人涉电话卡犯罪联动分级干预共治协议》,搭建多方机制,凝聚长效共治合力。
“在信息化、数字化大潮下,如何以更高效的方法以监督促治理、以‘我管’促‘都管’,成为我们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路径的新课题。”办案检察官介绍,为缓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难以查证的困境,及早发现、有效拦截、阻断青少年违法犯罪,该区检察院于今年5月初搭建了青少年涉电话卡犯罪联动分级干预共治模型,并在甘肃检察机关上架推广使用。
该法律监督模型以电话卡小切口和“1+N”开放性模式相结合,在充分保障数据安全、保护青少年隐私的前提下,通信运营商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将多方数据库资源进行碰撞比对,把青少年身份信息、电话卡办理情况与电信网络犯罪发案数据进行串联,精准发现青少年办理电话卡的异常情况,并按风险大小智能分类为“红、橙、黄”三色人员,分级别精准干预监管。截至目前,通过模型数据比对,已排查出5条红色预警、10条橙色预警、559黄色预警线索,并根据不同预警情况进行分级干预,按类别有序展开检察监督工作。
对于红色预警人员,即已犯罪人员,该区检察院进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3件6人,均就预防治理城关区青少年异常办理电话卡问题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出磋商函,建议其加强沟通联系和数据共享,及时协调通信运营商严格限制相关人员的电话卡办理,并派专人进行实时跟踪帮教,从末端实现预防相关人员再次犯罪。
对于橙色预警人员,即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或训诫的人员,该区检察院一方面督促通信运营商及时注销相关电话卡,10条橙色线索共计12张异常卡均已督促注销完成;另一方面针对橙色预警人员涉及学校在预防学生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存在监督不及时、法治宣传不到位的问题,由检察官分别到相关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主题,以身边案例对在校学生进行法治警示教育。
对于黄色预警人员,即存在异常办卡行为但尚未涉及刑事或行政案件人员,该区检察院根据不同情况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行跟踪帮教开展一般预防,针对涉案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缺位或不当问题,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观护未成年人工作室”,引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共计16次,做到前端预防,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1148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