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 心中的明月

心中的明月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 龙宜欣

  仲秋,月色清凉如水。四季的轮回总是这么匆忙,庆幸的是还可以享受一段日子的好天气。

  我一直觉得,中秋节是最富浪漫气息的一个节日。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到唐代的“玩月之风”,从北宋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重要主题,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人心中的明月都有它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心中对兄弟情深的寄托;“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是韩愈身处逆境时心中的慷慨与旷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辛弃疾心中异想天开的疑问;“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是苏辙心中欣喜过后的伤感。“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是白乐天心中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埋怨;“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是张养浩沐浴月色时心中的幽静与空灵。“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是纳兰性德心中物是人非的悲凉;“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是史达祖心中荡气回肠的豪迈。

  文人骚客腹有诗书,自是能寄情于月,挥毫泼墨留下千古绝唱。而对于我们,在中秋明月夜,也是同样思绪万千。金风起,月如霜,无论身在何处,每到中秋,总希望有一场归家的奔赴,见见家人,陪陪父母,吃一吃熟悉的味道,听一听他们的唠叨和心声。如果能阖家团圆便是共享天伦,可若是正经历同亲人的离别,那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岂非更添愁绪?又或是亲人都在身边,可当夜凉如洗,心中却愈发寂寥,抑或离群索居,本是孤寂的灵魂沐浴着桂花浮玉的清香时却顿感身心的愉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境二字说到底无非是心境。千百年来,一轮明月,承载了多少中国式浪漫,有人悲伤,有人豁达,有人思念,有人欣喜……也许这些都不是你的中秋心情,但是,头顶的那一轮明月,一定会默默伴着你,倾听心中的款曲。这一个中秋,不妨将心事交给月亮吧。

  (作者单位:武安市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zfwh/629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