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民主法治 > “飞哥”李飞:“网红社区”里有位“网红民警”

“飞哥”李飞:“网红社区”里有位“网红民警”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湖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

  “个子不高,皮肤黑黑,但有什么事,他来得蛮快,笑得蛮好。”“他晓了‘显火’,有点什么‘麻纱’事,找他就没得错。”说起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冷水滩区分局民警李飞,活龙井社区居民纷纷笑着说出了自己眼里的他。李飞在担任活龙井社区民警四年中,把社区当家,把社区居民当家人,调解矛盾纠纷有他,解决居民烦心事有他,安全隐患排查有他,他被辖区居民、店主亲切的称为“飞哥”。

  “五勤”土办法,架起警民“连心桥”

  每天将辖区走一遍——这是李飞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活龙井社区是冷水滩中心城区“网红打卡地”,老旧居民区多,旅客商铺多,社情相对复杂。李飞深知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取巧的办法,只有扎扎实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说:“我只会用土办法,勤走、勤看、勤记、勤说、勤动脑。走的多了,特殊人群的基本情况都清楚了,聊得深了,矛盾纠纷自然也知道了,想的勤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了。”

  社区警务室附近的居民都喜欢去警务室门口唠嗑、乘凉。今年7月,李飞发现每天早上都要到警务室门口摘菜的李伯伯一上午都没过来,附近居民说一早上都没看见李伯伯了。李飞立即拨打李伯伯电话也无人接听,感觉情况不对的李飞立即赶到李伯伯家查看情况,正当他敲门时,里面传来李伯伯的呼救声。情况紧急,李飞立即将门踹开,发现李伯伯倒在地上已无力挣扎,他立即叫来左右邻居帮忙一起将李伯伯送至医院。原来,李伯伯早上起床摔在地上导致臀骨骨折,幸好发现及时,李伯伯得到救助未造成更严重后果。

  如今,就算是下班时间,居民微信群里也会有人“@李飞”找他办事。“飞哥,这个围墙要倒了,学生来来往往很危险,能不能处理?”今年8月,由于连续几日大暴雨,菱角山小学后门一废弃民房的围墙摇摇欲坠,居民半夜在微信群向李飞反映情况。第二天,李飞带领社区警务团队到现场实地查看,确认情况后在危险地段拉开警戒线、设置警示牌,避免过往学生行人发生意外,同时积极会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处置,最终该围墙被加固,危险得到化解。

  社区警务团队,奏响社区“和谐曲”

  近年来,李飞在冷水滩公安分局政策支持下,积极融合市局下沉警力、社区辅警、网格员、楼栋长、政法五老等力量,牵头建立了活龙井社区警务团队,与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建立警情分流对接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快、更好的解决。今年以来,团队共成功化解疑难纠纷37起,在调解群众矛盾的同时,更是调顺了民心,调出了和谐。

  每场活龙井社区“社区夜话”活动,李飞都一个不落地参与了。在一次“社区夜话”中李飞了解到,辖区黄某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当天晚上,李飞与“楼栋长”陈阿姨前往黄某家“拉家常”。聊天中,李飞了解到黄某夫妻双方平常感情较好,但只要丈夫喝醉酒,就容易因家庭琐事对黄某拳脚相向。李飞从两人的家庭、孩子开始讲,分析家暴、醉酒危害,同时将相关法律法规告知黄某丈夫,陈阿姨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夫妻和谐相处的“秘籍”。黄某丈夫最终认识到自己错误,当场写了保证书向黄某承诺不再家暴。随后一段时间,李飞只要路过黄某家,总会上门“拉家常”,黄某反映丈夫为此已经戒了酒,夫妻感情更好了。

  接地气宣防,提升居民“安全感”

  为有效提升辖区居民防火、防盗、防诈等防范意识,李飞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通过线下发传单、现场答疑,线上宣传防盗、反诈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活龙井辖区商户、留守老人较多,所以日常宣传、防范尤为重要。”李飞介绍说,“现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只要我们发现骗子有新手段,便会立即发布提醒,增强居民的反诈意识。”

  “飞哥,你看,我出门踩到狗屎,你说我看到养狗的烦不烦?”“飞哥,陈阿姨养了条大金毛,她出门总是不牵着,那个狗看到小孩子还跟着走,吓死人,你去劝一劝。”今年2月,刚过完春节上班,多位居民向李飞反映遛狗不牵绳问题。李飞迅速打印《文明养犬倡议书》,组织对辖区养狗居民“点对点”上门发放,并对小区、单位保安进行文明养犬劝导培训,社区警务团队巡逻中遇见不文明养犬行为,立即上前提醒。经过努力,辖区不文明养犬行为得到有效改善,陈阿姨被牵着的大金毛也成了小朋友的新玩伴,遛狗牵绳成社区文明新风。

  近年来,活龙井社区警务团队的力量不断壮大,发展了3名公益律师、5名政法五老、54名楼栋长、4000余名注册志愿者。依托社区警务团队的共建共治共享,今年以来,活龙井社区接警量同比下降52.4%,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843/64/14291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