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的宁
□宁治平
(一)
“这不是辽河,这是千百年来流不尽的英雄热血”——那些奉献者,那些牺牲者,那些手握日月照耀神州大地的人,那些杰出的共产党人,那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
这是一本新书扉页上的话。
这是辽河。如果一条河流也有扉页,那么,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贺卡的背面,一定珍藏着我们的礼敬。
河流是一段历史。
辽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得名。
辽宁的宁,“安宁,使安宁”。
(二)
河流更是一面镜子。
此刻的辽宁,丰景浓,枫景向浓。
红枫与辽宁的“精神坐标”相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地”坐标,那一步一尊英雄躯的热血之地,不正是为了今日的“安宁,使安宁”吗?
再看今日辽宁的“使命坐标”,锚定新时代“六地”建设的目标定位,正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篇章。
新时代的“辽宁号”,破浪前行。
(三)
从辽宁的地图看,辽东湾海岸线和辽宁的“上端轮廓”宛如一张蓄力已久的长弓,如同全面振兴发展中的辽宁,“时至势成兴可待”。
蓄势正发的“辽宁号”,尤其需要铁骨铮铮的护航者,才能致远方,致安宁,致“天辽地宁”。
“天辽地宁”,内含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之意,使辽宁永远安宁。
这些护航者,正是全体辽宁人。
(四)
1984年,正是改革开放波兴浪涌之时。
40年前,遵照“还是要靠法制,还是法制靠得住些”的高瞻远瞩,根据“政法战线要办一张报纸”的指示精神,《辽宁法制报》应时而生。
站位的背后,是一群报人的初心:扎根辽宁,当好桥梁,联系群众,服务人民。
40年来,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如影随形,一代代法报人以胸中丘壑、笔底波澜,记录了辽宁大地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风云流荡、万象更新。
我们始终与党同心,与政法队伍同行,与人民同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一路风景一路歌。
40年来,从纸与笔、铅与火,到光与电、智与“云”,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我们正在努力重塑传播方式、媒体格局。
四十而“砺”,“新”火相传。
从《辽宁法制报》到《辽宁法治报》,万千瀚墨,其实只有一个字——宁,辽宁的宁。
(五)
历史的细节,常常内有乾坤。
一块驴肉,见证了普法初心。40多年前,一名农村青年看见别人的驴跑到自家菜地,从驴身上割下一块肉煮着吃了,被带到公安局后使劲喊冤,“我没杀人没放火,想吃肉也有错?”当时不少人对法律的认知仅限于“杀人偿命”,法律知识严重匮乏。于此,全民普法率先在辽宁展开。
一副对联,见证了普法的进程。40年前,“依法办事”还是稀罕物,本溪市某政府部门贴出的对联引人注目,上联是“依法治区区兴依法理财财旺”,下联是“依法行政政通依法育人人和”。当年,由行政命令向依法办事转变,思想的变化逐步打开了法治的先河。
一串数字,见证了普法的成果。40年后的今天,全省1.6万个行政村(社区)已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7.9万名,我省已经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被激活了的普法“神经末梢”在城乡基层落地生根。
人是万物的尺度。
40年来,在法治荒漠上从头开始,每个人都在经历着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洗礼,人们一起奋发努力、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大步前行。
从自上而下地“把法律交给人民”,到人民主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在“绵绵法雨润人民”的生动画卷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六)
辽河入海口,是为渤海。潮起潮落,风起云涌。
拉长视角,更能读懂平安辽宁、法治辽宁发生的巨变,令人惊叹、令人欣喜、令人骄傲。
“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如同一声动员令,掀起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新高潮。
这些年,司法体制改革做成了一批以前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大事难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永不忘记的是,有一路关怀共振,我们才能砥砺前行;有长情共渡,我们才能中流击水。
偕与渤海,共向勃兴。
今天,我们重新标注奋斗的起点。
今天,我们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回望波澜壮阔的历程,正是要为每个人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今天,以致长远的未来,我们还要一起,起势运笔,写好一个字——宁。
辽宁的宁。
A01-16
A02
A03
A04
A05
A06
A07
A08
A0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B01
B02
B03
B04-05
B06
B07
B08
C01
C02
C03
C04
C05
C06
C07
C08
C0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