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法院 > 生态旅游法庭红色基因传承之探

生态旅游法庭红色基因传承之探

发布时间:2024-09-28 来源: 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关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等精神品质的总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旅逐渐兴起,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支撑。但同时,与此相伴而生的旅游纠纷随之增多。生态旅游法庭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生态旅游法庭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法庭建设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年均增速超20%,乡村旅游已成为

  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共计1 .72亿人次,同比增加8.9%。但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纠纷也呈上涨趋势。为进一步缓和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妥善解决旅游纠纷,生态旅游法庭建设也就有了重要意义。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法院生态旅游法庭的实践探索证明,生态旅游法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融入乡村振兴也成为生态旅游法庭发展的新趋势。

  传承红色基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求。红色是中国革命的底色,基因意味着赓续和传承。红色基因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法治保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不仅激发了法院干警攻坚克难、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精神力量,更成为团结激励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指引。生态旅游法庭传承红色基因也能助力其最大限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传承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是生态旅游法庭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乡村社会对司法的需求越来越多。生态旅游法庭通过积极参与辖区党委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为相关决策提供司法建议和智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司法的力量保驾护航,生态旅游法庭传承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也是生态旅游法庭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旅游法庭传承红色基因之微观观察

  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此地有着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经典红色故事、100余处革命旧居遗址及“井冈山精神”,每年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因此,旅游业成为井冈山的重要产业之一。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坚持发扬和传承“井冈山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于2013年9月26日在井冈山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挂牌成立旅游巡回法庭,于2017年成立江西省首家生态旅游法庭—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着力探索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定信念,真抓实干

  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坚持从人民司法红色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党建带队建”坚持落实“支部建在庭上、让党旗飘扬在一线”,传承“井冈山精神”,扛起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大局的“先锋旗”,独创“一心”“两线”“五点”的“24小时不打烊”“旅游审判110”工作模式,为井冈山市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心”,即树立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以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为指挥中心,建立与公安、市场监督、环保等职能部门快速联动的高效纠纷化解机制。“两线”,即专门定制能实现即时制作裁判文书的巡回审判车,沿井冈山市的两条主要旅游线路巡回审理,确保遇到旅游纠纷,法院干警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五点”,即在井冈山每年4月至11月的旅游旺季,将法庭“搬”进“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龙潭”“黄洋界”“八角楼”等游客较多的景区驻点办案,确保及时高效化解纠纷。数据显示,随着“旅游审判110”的运行,井冈山市涉旅纠纷案件数量呈现逐年减少态势,至2019年已基本实现无成讼的旅游纠纷,为井冈山旅游品牌的培塑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积极联系群众

  以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为例,2017年以来,该村接待游客次数较之前有所增加。游客数量增长的同时,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以传承红色基因为落脚点,积极融入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助力神山村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一是利用巡回审判与该地村“两委”建立联络机制,深入群众,注重运用司法判决的强制力示范引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通过巡回审判现场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以案释法制度化、多元化、常态化,从而增强百姓的法治意识。二是探索“三必三确保”工作方法。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法官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必须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必须及时对接群众诉求;确保每月送法下乡一次,确保逢“圩”下乡进村入户,确保经常与乡村调解员交流沟通,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三是设立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工作室”,形成基层矛盾治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与“左香云工作室”沟通联络中及时为治安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司法建议,促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秩序良性发展,助力神山村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9年12月31日,神山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茅坪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三)实事求是,探索创新

  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是井冈山的宝贵财富。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作为江西省首个生态旅游法庭,自2019年起以井冈山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和“红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搭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服务双平台,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和“红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保驾护航。一方面,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不断优化“一心”“两线”“五点”的“24小时不打烊”“旅游审判110”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纠纷化解的质效。通过定期举办生态旅游法律知识培训,总结审判实践中的问题,并积极制发司法建议,切实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促进井冈山生态旅游行业规范管理、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以井冈山“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为契机,搭建起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平台,通过判决的评价、指引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充分发挥环境司法保护的预防性、恢复性司法功能。2022年6月21日,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公开宣判了江西省首例通过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生态案,为盘活林业生态资源提供了示范样本。在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的助力下,井冈山市新增江西省5A级、3A级乡村旅游点各1个,打造省级红色名村8个,完成3条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2个全域美丽示范乡镇、104个新农村点和1500个美丽庭院建设,形成了以茅坪镇为中心的具有井冈山特色的“红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生态旅游法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立足旅游本业,进一步完善“旅游审判110”模式,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快审快结是旅游纠纷处理的最理想方式。实践证明,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探索的“旅游审判110”模式在纠纷调处中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生态旅游法庭要继续立足旅游审判本业,构建高效化解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中产生纠纷的平台,服务文化旅游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纠纷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当庭裁决和立即执行的“1 10”式快速处理机制和旅游市场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大对欺诈、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在保障游客利益的同时兼顾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具体而言,就是要选派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到生态旅游法庭开展工作,构建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督、环保等部门的联动调处旅游矛盾纠纷机制,建立电话、接访、巡回、上门等多种途径的快速纠纷解决机制,配备携带高效智能审判功能的旅游审判巡回车,进一步探索“纠纷发生在哪里、法庭就流动到哪里”的高效“110”式响应办案模式。对生态旅游纠纷调解或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旅游景区、旅游经营者在管理运营及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提供法律意见、司法建议,依法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定期为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其法治意识,助力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促进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二)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司法支持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生态环境的好坏也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应以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聚焦乡村生态保护,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具体而言,一是吸收农林渔牧等领域专家,建立环境资源案件专家陪审库,与法官组成“生态法官”队伍,提高环资审判的精准度。二是进一步探索购碳令、生态环境保护令等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推动生态修复多元化和环境治理人性化,敦促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提升生态保障的及时性,缩短生态破坏的影响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针对个别地区垃圾处理不规范、农药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引发的生态环境纠纷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提升乡村环境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三)传承红色基因,构建融入乡村治理的互动机制,为乡村法治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引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经济正在日渐活跃,构建健全的乡村文明治理体系也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构建以巡回审判为抓手的乡村治理互动机制。一方面,生态旅游法庭将利用巡回审判、送达、调解的机会,通过邀请村民们旁听庭审、参与调解等方式以案释法向百姓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解决纠纷。另一方面,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将结合本地的发展特色,与辖区内的社会自治组织探索多元解纷互动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贡献司法智慧。如通过个案审理制发司法建议,与案涉村委会形成双方互动机制,聘请村委会干部担任生态旅游法庭法官协理员,由其引导村民及自治组织积极治理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助推辖区移风易俗,打造无讼村(社区),促进当地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形成。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925/20240925600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