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上有个十余平方米的特别“诊所”。
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治病救人的医生,却有由法官、检察官、司法所长、民警、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医生团队”。
今年5月14日,九华山风景区公安局九华镇派出所创新推出“法律诊所”服务品牌,积极开展主动“问诊”、定期“坐诊”、集中“会诊”、现场“快诊”服务。在这里,“法治医生”们察言观色、倾心聆听、问询引导、对症下药,一站式解决群众、游客的法律服务需求,使来访者带着问题来,载着满意归。
9月10日下午,在九华镇派出所“法律诊所”内,张家姐弟遇到的“烦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张家姐弟的“烦心事”还需从2016年说起。当年父亲和他俩签订一份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协议。后来,姐姐与其父亲又单方面口头决定改变了协议事项,该决定遭到弟弟的极力反对。8月21日,该矛盾纠纷升级,姐弟俩因此再次发生争吵。
因该纠纷为家庭纠纷,“法律诊所”决定派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九华镇司法所所长吴承亮与九华镇派出所所长胡智“出马”。
半个多月时间里,“法律诊所”针对该纠纷进行3次集中“会诊”。第一次“会诊”从法理出发,根据几方签订协议的合法性,建议依法履行协议,但未达成一致;第二次“会诊”从情理出发,根据双方争议内容,站在亲情的角度分析,此次双方态度有所松动,但仍未达成最终的协议;9月10日,“法律诊所”第三次“会诊”,结合前两次的商讨,从法律、亲情、风俗习惯等多个角度进行耐心劝导和调解,弟弟决定将涉事房屋让出来归姐姐所有,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至此,困扰一家人多年的“烦心事”终于得到有效解决。
九华镇派出所是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三所联调”,拓展“民意感知”,该派出所打造特色的法律服务新模式,积极借鉴医疗专家会诊模式,组建“法律诊所”。目前,“法律诊所”共有志愿服务专业人员9人,涵盖法官、检察官、司法所所长、民警和公职律师、执业律师,他们将法律服务与普法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机融合,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指导、更便利的法律援助、更有效的矛盾纠纷调处方法、更深层的法律服务、更生动的法治宣传。
“九华镇派出所定于8月22日开展‘法律诊所’活动,邀请九华镇司法所所长驻所,为辖区企业、居民和经营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合法解决途径引导等,有意者请于8月21日前与社区民警联系登记。”8月20日,九华镇派出所在“警民交流议事群”和行业场所群发布“法律诊所”活动消息。
九华镇有常住居民5000余人,宾馆民宿427家,大小商户402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居民、商户和游客,九华镇派出所走出主动“问诊”第一步,丰富“民意感知”渠道,收集民情民意。
针对群众现场反映的问题和网上网下收集的问题,“法律诊所”志愿服务专业人员每月定期开展“坐诊”2次,选定专业对口人员给予解答和援助,有效保障群众权益;面对“疑难民意”,尤其是历史遗留时间长、涉及人员多的家庭类、感情类、环保类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法律诊所”集中“会诊”后,第一时间报告党委政府,通报事权部门,互通有无,制定预案,全力协作。
群众的纠纷、问题通过“问诊”“坐诊”“会诊”等方式,及时“医治”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事”也可通过“法律诊所”的现场“快诊”处理解决。
“游客纠纷与其他纠纷不同,大多集中在与经营户之间,或者游客之间,这就需要我们快调快处。”九华镇派出所所长胡智告诉记者,因为行程原因,游客在九华山风景区游玩时间有限,发生纠纷后,他们大多希望快速解决,继续游玩。
为此,当民警接到此类纠纷警情后,大多采取现场“快诊”的方式。针对游客之间矛盾,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情理法为原则,耐心与双方沟通,合力疏导心结,引导双方冷静下来,理性、平和地解决问题;针对游客与经营户之间的纠纷,派出所联合旅游、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展开快速调查,理清事情缘由,坚决杜绝欺客宰客现象,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法律诊所”面对面“问诊”群众,精准把脉“开方下药”。据统计,自5月“法律诊所”运行以来,累计感知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起,其中复杂疑难纠纷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