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观点专栏 > 理论视野丨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理论视野丨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10月13日,第36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幕。本届诗歌节举办文艺演出、非遗展演、诗歌诵读等活动,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味诗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为开幕式现场举办的非遗展演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时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好发挥其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持久力量

  《决定》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只有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只有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保持活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含在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到新时代被正式提出。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源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持久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彼此契合的。比如,马克思主义民众观与中国古代的民本理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史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古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这些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并开花结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互相成就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现代的,正是因为二者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深层次地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了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由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予以激活,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决定》要求,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包含着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丰富价值观,指引着人们坚守道德底线、树立道德理想,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对中国古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这一系列重要要求,都体现出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的重要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深厚资源

  《决定》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并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提出具体要求。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一方面指的是“看得见”的显性标识,即文物和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另一方面指的是“看不见”的隐性标识,即日用而不觉的精神烙印和价值认同,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以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必须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通过实施国家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中医药文化弘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对濒危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大批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重现光彩。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9645个;文物机构藏品5017.2万件/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3个。这代表着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通过推进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化资源普查等工程,努力摸清文化家底,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创造出大量沉实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使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比如,推出《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戏曲大会》等一大批底蕴深厚且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电视节目,推介一批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坚实根基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最终目标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魅力和时代价值,在国际上受到广泛推崇和赞誉。历史上,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实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全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素材,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从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能停留在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上,关键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另一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必须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华文明是一个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亲自部署,出访和会见外国元首时将文化交流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举办中外文化和旅游年等重大举措。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文件,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影响广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日益完善。一系列重要举措,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李晓倩)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4-10/17/content_92491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