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 东湖评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东湖评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 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0月22日,湖北省隆重举行“致敬勇士 共筑平安”见义勇为网评作品全网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白车侠”杜志军见义勇为座谈交流会。这一活动彰显了湖北对见义勇为崇高精神的弘扬,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为构建和谐安全社会环境贡献力量,让见义勇为精神在荆楚大地绽放更加璀璨光芒。

  见义勇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能在他人危难时给予救助,传递正能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社会和谐有序前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它激励人们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和谐社会环境。同时,见义勇为精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能够吸引人才和资源汇聚,让人们安心工作生活,企业放心投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此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它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善良、勇敢和担当,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在湖北省这片充满英雄气概的土地上,见义勇为的事迹如繁星闪耀,璀璨夺目。“白车侠”杜志军于千钧一发之际,以血肉之躯勇顶住失控车辆,决然阻挡灾难的发生;“灰车侠”沈鹏面对失控汽车,果敢拦停,成功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光膀哥”武庆涛在严寒中无畏跃入冰冷河水,勇救落水母女,用体温传递生命的温暖;包矿林在凶险面前,毫不畏惧夺刀救人,守护他人安全;舒诚树、舒思波群体三闯火场,英勇救出6名儿童,谱写舍己救人的壮丽赞歌;七旬老人陈仁章徒手爬三楼冒险救幼童,诠释人性善良和勇敢;外卖小哥徐汉青不顾安危“飞身”助警擒贼,展现平凡人的正义和勇气;武警战士李林雨舍己救人,勇救落水群众,献出宝贵生命,用青春热血铸就不朽丰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来自不同行业,身份各异,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选择见义勇为。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荆楚儿女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湖北省在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宣传教育方面,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多元媒体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见义勇为先进典型,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其精神深入人心。在表彰奖励机制上,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及时、准确、公正的表彰和奖励,既给予物质奖励,更注重精神激励,使其成为社会敬仰的楷模。同时,加大保障力度,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医疗救助方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活救助方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及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法律援助方面组织专业律师团队,为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维护合法权益。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见义勇为精神在湖北省的弘扬与传承。

  为更好地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度。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内涵,使更多人了解、认同并支持见义勇为;尤其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将其融入学校和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明确其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为他们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确保其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加大社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在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表彰和奖励,通过举办表彰大会、设立基金等激励更多人参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尊重见义勇为者、支持见义勇为行为的良好氛围。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见义勇为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见义勇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社会应以英雄为范,共扬其辉,在荆楚大地上书写更为绚烂篇章,挺起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湖北磅礴之力。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清江剑”团队负责人、长阳知新联会新媒体分会副会长)

  

   稿件来源:荆楚网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zfwh/6268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