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政府审批改革,我们项目编制从原来2个月缩短至1个月。”近日,浙江博菲重能电气有限公司完成项目评审工作,项目马上就能落地,公司相关负责人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海宁市纪委监委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强化政治监督,针对产业投资项目专项评估门类杂、费用高、耗时长等问题,监督推动全省率先创新投资项目“3+X”“多评合一”增值服务,以“区域评估+中介联合体”为核心,将能评、环评、水保等3项基本事项与社会风险评估、安全影响评价等X项个性事项结合,有效激发投资活力,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
原来,产业类项目专项评估往往需要文本编制报告,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技术评价等方面,需要企业根据自身项目情况,在项目评审前,寻找第三方服务机构编制评价报告。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机构服务往往存在价格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为此,海宁市纪委监委将投资项目“3+X”“多评合一”作为“清风护航·促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牵头建立“专班统筹+定期调度”机制,推动7个职能部门修编完善能评、环评、水保等10项区域评估,创新“统一受理、集中评审、同步审批”运行机制,实现多事项一次评审,入驻项目免费共享区域评估结果。如博氏新材料公司新型装饰膜项目,原需编制的水保、节能报告书精简为一张登记表,费用从原30万元以上减至1万元以下。
与此同时,海宁市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组组地”片区协作机制,把面上推开和点上发力结合起来。海昌街道纪工委以“跟踪式”监督切入,在调研、会商基础上,推动制定“多评合一”改革方案,并列入海昌街道集中整治重点问题整改清单。海宁市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把中介联合体组建作为监督重点,推动海宁市政务数据办创新由1家中介机构牵头,N家不同行业中介机构组建“3+X”“多评合一”中介联合体,通过入住江南优选中介服务超市平台公开招投标,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全面保障中介机构服务采购公平性。截至目前,已有425家产业类项目第三方服务机构进驻,其中,中介联合体14家。
此外,针对政务改革可能因政策界限不明确、缺乏经验,出现失误错误等情况,海宁市纪委监委联合海宁市委组织部,在嘉兴市内率先制定实行《海宁市容错诉求事项事前备案机制》,消除干部“思想包袱”,激发改革敢闯敢试热情。
“改革后,审查环节、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审查时间从原3个工作日减至0.5天,企业成本平均压减近50%,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海宁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通过靶向施策打通堵点,推动职能部门做好“审批”和“服务”两篇文章,实现政务服务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以清风正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海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