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近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起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报酬纠纷案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我们在审理中,尽力平衡企业利益与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以公正司法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保驾护航。”10月30日,该案承办法官、省高院民三庭副庭长卢建莉说。
法槌起落,守护创新热情。这样的守护,是陕西各级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心用情勾勒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新图景,以高质量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近日,一笔“失而复得”的款项犹如一束光,驱散了一起民间借款纠纷原告欧田明心头的阴霾。
2021年,欧田明借给朋友张某10万元现金,未料张某故意使用消字笔书写借条,恶意逃债。万般无奈下,欧田明诉至法院。
胜诉并如数拿回借款后,欧田明欣喜又感慨:“我这样的小案子,法官仍那么用心。”
“案件从无大小之分,因为每一起都关乎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敏说。
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就是抓发展。
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常态化打击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守护群众“钱袋子”;全面推行“四令一书”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医疗等领域司法保障,守护民生福祉……陕西各级法院坚定不移贯彻为人民司法,全面守护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平正义可见,更可感。
今年以来,为推动胜诉权益兑现,省高院持续部署开展“陕亮执行”专项攻坚行动。截至7月底,执结34560案,执行到位金额131.5亿元。
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法治成果,稳稳托举起三秦百姓的安全感。
为经济发展稳住“底盘”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安全。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巩固夯实经济安全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法治,是其中重要一环。
“感谢贵院提出宝贵司法建议,这是法院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我局已对相关机构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了监管提示,并制定了长效举措。”不久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复函,表达认可与感谢。
这样的良性互动如今已成常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着眼促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高院联合陕西银保监局、陕西证监局等部门制定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协同治理机制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凝聚金融协同治理合力。全省各级法院纷纷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站),推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并聚焦互联网金融、信托、期货等涉众型金融商事纠纷妥善化解,积极探索推广智慧审判、要素式诉讼、示范判决等机制举措,全面提高金融审判质效。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1.35万件。
为助推金融机构及时化解不良债务,今年年初,省高院试点推行核销预查证明制度。
“以前要花几个月走诉讼程序,现在直接申请证明,几天就搞定了。”西安市碑林区某金融机构代理人张欣拿到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后高兴地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已累计为金融机构出具核销预查证明近2000份。
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山。”
在位于商南县富水镇的茶海公园,看着万亩茶山绵延起伏、郁郁葱葱,商南七碗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龙感慨。
“刚开始‘安家落户’时,我们因为租地与部分群众产生纠纷。多亏法院出面帮忙化解。”王海龙说。
“我们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成立全省首家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高效化解涉茶叶交易、茶地流转、茶旅服务等矛盾纠纷,加强对茶企、茶农的普法教育,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商南县人民法院院长任永常说。
守一地安宁,护一方百姓。
对基层法院来说,因地制宜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让群众的腰包更鼓,是做深做实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应有之义。
从设立各类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到聚焦苹果、猕猴桃、甜瓜等土特产建立特色人民法庭,陕西法院积极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中展现司法担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司法保护基地96个。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哪里,司法保障就推进到哪里。
如今,放眼陕西高院及全省11家中院、109家基层法院——
推动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回应人民期盼;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护航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做好知识产权类案件审判,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一次次法槌起落间,不断向优的司法服务,让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成色更足。
“法院的各项工作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审判执行质效上,更要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省高院副院长范思泓表示,陕西法院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记者 陶玉琼;通讯员 张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