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要从祖国的大西北——青海讲起。
上世纪50年代末,我的父亲和母亲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毅然从家乡奔赴青海,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是他们的工作单位,也是我记忆深处家风家教开始的地方。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总在身边,却经常看不到父亲。那时,常听周围的叔叔阿姨、院里的小伙伴说,谁的爸爸“出野外”了,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稍大一些才明白,他们口中的“出野外”,就是野外科考。
从1962年到1980年,父亲奔波在青海黄南州、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开展陆生脊椎动物区系考察;在新疆玛纳斯县开展天山北麓农业带小家鼠鼠情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一年里有半年多时间看不到他。
父亲平时话不多,但他每次从野外回家,总会给我们带些当地土特产、讲一些科考过程中的逸闻趣事,那些踏冰卧雪、战天斗地的故事也深深烙在我记忆深处。身教胜于言传,父母亲那代科研人报效祖国、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就是最好的家风家教,永远激励我不畏艰难、不断前行。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共和国朝气蓬勃。那时物质条件虽然匮乏,高涨的工作热情却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快乐而丰盈。母亲当时正在北京读大学,有幸参与了1954年至1957年的四次国庆游行。母亲说,当年参加国庆游行时,师生们在10月1日凌晨3点多,就从各个方向汇聚到天安门附近的集结点,她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被指定在中山公园集合。
十月的北京,秋意渐浓,但母亲和大家一样,都忘却了寒意,心中升腾着幸福、自豪。每当说起这些,母亲总是神采飞扬,全然不像八旬老人。那种内心的自豪和荣光,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母亲将她的青春记忆娓娓道来时,对祖国的赤子情怀溢于言表。
1981年初春,我们全家从西宁搬到了石家庄。彼时,河北师大生物系还没有开设生态学课程,刚到新单位的父亲临危受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动物生态学》讲义。
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半夜上厕所时看到他屋里还亮着灯,过度的劳累也让他的胃病时常复发。“不能辜负学校和学生们的期望,再难也要完成这项任务!”后来,父亲提起这件事时,语气依然坚定。
2010年,我研究生毕业,从石家庄来到峰峰集团新屯矿,从繁华都市来到偏僻矿山。刚到煤矿时,交通不便、生活单调、条件艰苦,我内心的落差很大,也有过动摇、彷徨。但父母亲那代人的坚定从容、乐观豁达,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激励我勇于面对挑战、甘于奉献、不断战胜困难。
我坚持了下来,留在了矿山。后来,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获得峰峰集团文秘技术比武状元,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良好的家风家教让我终身受益,我也会把它传承下去。
(李昆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新闻传媒通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