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意。草地上的露珠未散,临沧市云县晓街乡纪委书记王金鑫已踏上下村之路。他要前往晓街乡老棚村开展一次提醒谈话。
“老棚村存在‘三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如,村集体茶山出租的租金、部分村民小组集体资金还没有交到村级代管中心。”在与该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谈话时,王金鑫说,“这些问题必须重视起来、规范起来,防止日后工作中出现纰漏,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王金鑫介绍,今年以来,晓街乡纪委按照市县制定出台的运用党规党纪开展提醒谈话工作指引,在相关问题尚未发生严重后果的时候及时提醒纠正,既防止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又进一步强调党纪法规,增强村干部纪法意识。
隐患不除变苗头,漏洞不补成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临沧市运用党规党纪开展提醒谈话工作指引》,将监督关口前移,用好提醒谈话,创新谈的方式、丰富谈的内容,通过谈话建立上下互动的压力传导机制。此外,督促指导各县(区)出台相关工作指引,将有效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提升提醒谈话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近年来,临沧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一手抓经验总结固化,一手抓推广贯彻执行,补短板、积厚势,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用‘小切口’入题,小范围试点,典型行业、系统、地区先行先试的方式进行探索。”该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调研、实践、总结,形成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的良性循环。
此前,该市纪委监委在部分县(区)、行业系统开展政治生态蹲点调研中,发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的现象较为严重。市纪委监委随即对近三年来全市涉及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接受请托说情打招呼、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不记录不报告等案件进行梳理,结合实际,协助市委出台了《临沧市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制度形式为权力“上锁”。
“小切口”探索,“大纵深”推进。该市纪委监委不仅注重剖问题、补漏洞,还主动思考、积极作为。针对腐败问题背后的“四风”问题,先后制定了《临沧市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指引》等一批制度文件,把风腐问题统筹来抓、一体纠治,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常态化长效化。
在做好制度完善工作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不断深化对纪检监察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针对个别地方、行业领域暴露出的政治生态问题,以政治生态蹲点调研工作方法破局,直插一线解剖麻雀,对政治生态“把脉问诊”“精准画像”,找病根、挖病源、开“药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政治生态修复净化模式,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制度只是第一步,我们将下更大的功夫抓落实、抓执行,强化责任追究,把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