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守着高墙,甘做摆渡人,数千个迷途灵魂因她重归社会;她不畏艰苦,勇做冲锋者,在一场场硬仗恶仗中果敢担当。她是江西省温圳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一级高级警长温向红,是同事眼中“行走的监狱执法实务手册”。 “共和国是红色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个颜色。”温向红总是说,同为监狱系统民警的父亲从小就教导她热爱祖国热爱党,并给她取名“向红”,寓意要把这红色基因传承下去。34年来,她用青春和行动诠释着“向红”的故事。因表现优异,2023年她被评为“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江西省法治为民好榜样”;今年10月,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她把我往有光的地方拉” 一段老旧的院墙前,李萍(化名)拿开一块红砖,砖下的蜂巢里,数百只蜜蜂暴露在阳光下。“这只是其中一角”,她用手在墙上比画了一个大圈,“这里都是,一个巨大的蜂巢。”说时眼里漾着笑意。 李萍今年40出头,是一家制药公司的销售总监,她工作努力,闲暇时陪伴父母、看望老弱病残,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她自己不提起,没有人会知道,她曾有过一段被判处死缓且在狱内多次企图自杀的经历。 “我这条命是温警官给的。”回想起往事,李萍哽咽了。十几年前,她因为情感纠纷,一时冲动犯下罪行。进监后,她消极改造,三天两头找人吵架,对任何惩罚也无动于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呢?” 在李萍打算放弃的时候,温向红出现了。李萍觉得,这位警官有些特别,她总是面带微笑,小小的个子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在谈话室,温向红跟她分析形势政策,告诉她死缓也是可以减刑的,只要积极改造,就可以尽早回家。见她还是眼神空洞地摇头,温向红用手指使劲敲了敲桌子,“你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为家人争气啊!”这把她惊住了,开始把心里的疑问和负面情绪一股脑倒出来,眼泪也跟着开了闸。警官却又转换成笑脸,一一为她答疑解惑,这一聊就到了凌晨。 为了不辜负温向红的良苦用心,她开始刻苦学习劳动技能,踊跃参加监狱组织的各项活动。渐渐地,每月考核都能稳居前五,最终她从死缓转为无期徒刑,又从无期减为有期。 转变的背后,是温向红无数个夜晚阅读和钻研她的案卷,从原生家庭、成长经历、情感线索不漏下任何蛛丝马迹,沿着她的心路历程走了一遍又一遍。这个在外人看来暴力犯罪完全不计后果的危险分子,在温向红眼里,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是可以为她点燃希望的。为此,温向红量身定做了一套以增加违纪成本、减少心理压力、发挥个人特长、消除安全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加减乘除”改造法。 “她一直在把我往有光的地方拉。”李萍的眼睛泛红,如今,她有了自己的谋生本领,宛如新生。 一双“开裂”皮鞋背后的故事 2020年4月10日,在返赣的大巴车上,温向红终于睡了39天来最踏实的一个觉。车即将抵达时,她抬起脚,一双黑色皮鞋,一半的鞋底垂了下来,像鳄鱼张开的大嘴,鞋子开裂了。 怎么办,待会自己要向领导汇报,记者们也都架着设备等着拍摄呢!同事们帮忙各自在包里翻找着,看有没有能临时补救的“神器”。一卷双面胶,匆忙拿过来沿着鞋缝粘贴起来,“不对不对,白色太明显,等会这双鞋要变成‘现眼包’了!”又有人找出一支黑色记号笔,在双面胶上涂起来。 “厅长同志,江西监狱援鄂工作队30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全部平安归来,请您指示!”穿过鲜花和人群,温向红走到厅领导面前,庄严地敬礼。她的声音因为气息不足而有些许颤抖,身板却挺直如杆。 至此,她终于兑现了当初立下的军令状,没出一起事故,没有一例感染,把队员们全部平安地带回来。那双警用皮鞋也没出任何岔子,躲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2020年3月3日,温向红带领江西省监狱管理局援鄂工作队前往武汉,出发前没有告别,唯独在电话里叮嘱丈夫“瞒着爸妈!” 袁家台方舱医院是一座特殊的监狱,没有高墙电网,监管安全完全靠人来防。39天中,温向红承担着大量沟通协调任务,但仍然坚持进舱执勤;她为了稳定罪犯情绪,带头来到她们床边,谈心、拉家常、组织唱歌;她专挑晚班“抢”,队员身体不适总是第一个顶上;她的脸磨破了,刚刚结痂又再次磨破。 凯旋的那一天,温向红给一直牵挂援鄂工作队的局领导发了一条短信:“祝福阴霾散去,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一年,温向红被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荣记个人二等功。 “行走的监狱执法实务手册” 江西省女子监狱是一座有60余年历史的老监狱,因坐落城中,面积小,在押犯多。进监门的主干道两旁种满了香樟树,是监狱为数不多的风景。 一个管教了多年的服刑人员几次要求见她,彼时已调任温圳监狱政委的温向红特意找时间驱车50公里前来赴约。一个多小时后,温向红从谈话室出来。服刑人员梁月(化名)从埋头抹泪到趋于平静。原来,事出于前段时间的减刑,梁月一直钻牛角尖抗拒,回头想却又不甘心。温向红提醒她不要计较表面的输赢,说起一本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那是她们之间的暗号,温向红鼓励她继续深读,并约定找到答案后再叙。 温向红是张兢的师傅,她教导张兢,“整理罪犯档案,是我们的基本功,只有熟悉罪犯的情况,才能找到改造的有效方法。”在张兢眼里,“师傅总是这样春风化雨,轻声细语却坚定有力。” 直到现在,温向红还是喜欢翻有墨香的纸质档案。经她手整理的案卷,都是“零差错”,不仅是整理罪犯档案,从带队喊口号到执法文书制作,从隐患排查到罪犯矛盾调处,温向红都扎扎实实传帮带。不仅是张兢,监区的年轻民警们,遇到大大小小的执法难题,总能在她这里迎刃而解,她也因此被小年轻们亲切地称为“行走的监狱执法实务手册”。 温向红的基本功,大部分是年轻时在女监办练就的。30多年来,她风吹日晒,坚如磐石。每天步履匆匆,早已模糊了下班的概念。 温向红摸索总结出一套“点上攻、线上拉、面上化”的教育转化模式,改造了四千余名罪犯,成功转化132名顽危犯,办理了22631件减刑、1772件假释和252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无一过错、无一投诉。 用笑容驱散生活的阴霾 李志强是温向红的丈夫,是豫章监狱的一名民警。因工作相同,相互间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因为身体原因,她和丈夫始终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我很幸运,家里很简单,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单位。”温向红反过来把这当成了工作便利。 2020年5月,温向红感觉双手和脖子的皮肤开始发硬,由于工作繁忙,她没有当一回事,直到后来皮肤开始发冷、变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李志强心急如焚,带着她四处求医,从南昌一路到北京,医生说,“硬皮症。罕见病,治不了!” 这种病,不能吹空调,开冰箱要戴上厚厚的手套,不仅皮肤会变硬,逐渐还会成为“面具脸”“橡胶人”,并且会破坏免疫系统,甚至有生命危险,靠终身服用激素药来维持…… “没事儿,我就吃我的‘糖豆’。”温向红反过来宽慰丈夫。她一直不认为患病与工作有必然联系,只是“不小心中了大奖”。 “我觉得自己没问题。”温向红笑得像个小女孩。她加入了全国病友群,和病友们互相加油打气,相信阳光心态会带来积极的治疗效果。此前,因为工作调动原因,李志强一直担心她独自在外照顾不好自己,她却照样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晨起跑步、夜晚读书,偶尔融进大自然,享受短暂的放空。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红日初升,似温向红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