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被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列为低空经济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市大力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新赛道。合肥市公安局紧跟发展步伐,成立无人机工作专班,护航低空经济发展,维护低空秩序。
“飞友朋友注意,本区域属于管制空域,无人机严禁违规飞行。”11月10日7时30分,2024年度合肥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六站)在骆岗公园鸣枪起跑。活动现场,执勤民警时刻关注着附近空域情况。
在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民用无人机发展迅猛。这种迅猛势头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逐渐显现。自2023年起,合肥公安特警部门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优化管理体系,加强内外部协作,建立“1+N”联席会议及工作调度机制,与多个单位常态化合作,为无人机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们同步上线“合畅飞”无人机实名登记小程序,做好无人机登记管理工作。
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航管理办公室民警王智伟介绍,合肥公安将低空安全思维引入到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今年以来,无人机工作专班对大型活动制定了指引方案,精准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畅通管制通告发布渠道,统筹做好大型活动现场报备飞行无人机管理。同时,依托相关设备与低空安全管控平台,构建低空安全防护网,强力抵御“黑飞”无人机,既要防得住,也要管得好。
目前,合肥在低空经济领域已集聚产业链企业150余家。如何将本土研发、制造、服务和空域划设等优势运用到警务实战场景中,一直是合肥公安思考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本地无人机的产业优势,向空中借力与布局,最大力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服务力。”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刘涛表示,如今,合肥公安特警已持续在重要节日、重点部位、重要区域投入警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在安保执勤、应急搜救、交通疏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合肥公安特警高度重视飞手培养和装备建设,目前合肥市公安局已拥有116名持有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B2类及以上驾驶执照的飞手,组建了市级无人机战队及分县(市)局无人机专业小组。在装备建设方面,全市已配备警用无人机199架、无人机机场7座以及多套固定和便携式设备。自2023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共支援各类案件侦办250余起,成功搜救25人。全市警用无人机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今年以来,开展警用无人机巡逻1.8万余架次,累计飞行时长达6000余小时。
6月28日19时许,长丰县双墩镇一名七旬老人走失,其家人寻找十几小时无果后报警。当时天色渐晚,大雨后乡村道路泥泞,给搜救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合肥公安采取空地协同搜寻方式,通过警用无人机的红外热成像设备,对老人走失区域进行地毯式搜寻,一小时后便确定老人位置,成功将老人救出。
“我们将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进一步构建无人机安全飞行的‘天网’。”刘涛介绍,合肥公安特警下一步将在全市推进低空安全管控阵地建设,助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合肥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