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红色名镇、经济重镇。今年以来,车桥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汲取新时代“枫桥经验”,编织多元共治网络,推动社会治理提质见效。
中心“穿针”,架起“共治桥”
车桥镇围绕党建引领、中心调度,分级负责、多元化解,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全力打造“123”服务品牌。“1”是一个综治中心,“2”是司法、综治两支队伍,“3”是“三带三直”(带头接访、直面群众;带头调处、直切问题;带头回访、直通人心)。该镇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在33个村居整合建立120个网格党建工作站,构建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打造精准、精细、精致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品牌。同时,由司法所牵头,联合派出所、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庭等多方力量,建立“三所一庭+”多元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今年以来,共走访摸排各类矛盾纠纷2134起,成功化解2130起,化解成功率达99.8%。
文化“引线”,浸润“连心桥”
车桥镇立足法治建设,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组织镇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派出所民警、网格员等,通过微信群、走村入户、庭院会等方式,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依法依规维权。同时,坚持以传统文化立本,结合非遗项目车桥剪纸,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和法治观念。车桥镇还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车桥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红色休闲研学等活动,凝聚起群众连心共建红色车桥的精气神。
合力“绣图”,绘就“和美桥”
车桥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按照镇、村、网格三级架构,健全一站式矛调平台,分级分类受理矛盾纠纷,提升化解精度。同时,根据矛盾纠纷的难易程度,以蓝、黄、红三种颜色分别标注小纠纷、大矛盾、硬骨头,实行分层化解。在全力做好矛调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公职律师等送法进企,帮助化解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同心同力发展经济。在车桥镇,各村居还集结党员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各方力量,成立“蓝色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等各类活动,助力基层治理,推进和美车桥建设,努力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