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警示之窗 > 这抹“警察蓝”,守护“全国林改第一县”

这抹“警察蓝”,守护“全国林改第一县”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记者 邱玉香

  武平是“全国林改第一县”,也是我省首个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的地区。走进武平,成片的树木青翠碧绿,蓝天白云下,处处鸟语花香。这幅画卷的背后,是武平县公安局这抹亮丽“警察蓝”的不懈守护。

  科技赋能

  “警林”联勤护生态

  “您好,进入林区,严禁携带火种,禁止吸烟……”近日,在武平县中山镇、东留镇等林区卡口,民警利用无人机对进山的人员提醒喊话。

  武平境内有327.67万亩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79.7%,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森林防火期,由于天气干旱少雨,枯草、落叶等林下可燃物堆积量增大,防火形势较为严峻。今年,武平县公安局与林业局联合出台文件,在森林防火敏感时期,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火巡林工作,大大提高预警和警示效果,使得林区的防火措施更为全面。

  “我们秉承‘警改护林改’理念,在‘全国林改策源地’万安镇捷文村设立捷文生态警务联勤站。”武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钟卫平介绍道,该县通过创新构建林区联打、联防、联巡、联调、联服、联宣的“六联”工作机制,多管齐下破解难题,进一步深化“警林”联勤、部门联动。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武平县公安局先后联合林业局、梁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林改故事我来讲”活动;通过在林改策源地捷文村设立生态警务联勤站作为示范点,推动重点林区梁野山、南坊林场和平川、岩前、十方等11个派出所设立生态警务联勤站(驿站),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平安林区、智慧林区、枫桥林区建设,服务“花果东留、天然捷文”林下经济发展及梁野山、千鹭湖、百家大院等地的文旅经济发展。

  警民协作

  提升群众满意度

  “大叔,金毛狗蕨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千万不能采挖……”近日,“梁野义警队”举办普法“移动课堂”,向群众讲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

  针对梁野山景区面积大、求助警情多、警力资源有限等情况,武平县公安局创新工作模式,选拔当地治安积极分子,组建“梁野义警队”,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纠纷调处等工作,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

  为更好地助力“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旅居城市建设,武平县公安局在梁野山景区设立梁野山生态警务联勤站,提出“同守青山共助发展”的“五联合六协同”(即联合5个单位部门“协同巡护、协同打击、协同调解、协同救援、协同走访、协同宣传”)实战措施,共同守护梁野山自然生态环境。

  跨省联动

  构建共治新模式

  “一辆银色小轿车强行冲关,请求协助。”今年4月,武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广东蕉岭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的协作指令后,立即通知岩前省际生态警务联勤站启动联动勤务,对过往车辆设卡盘查,成功拦截目标车辆,当场从小轿车后车厢查获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进一步探索解决边界生态管控难点问题的方法,今年10月,武平县公安局与广东省蕉岭县公安局、平远县公安局和江西省会昌县公安局、寻乌县公安局联合签订《闽粤赣三省五县公安森警系统警务联动协议书》,围绕“信息互通、经验互鉴、联防联治”的工作思路,建立以“生态警务,助农共富”为主题的岩前省际生态警务联勤站,形成“联防、联打、联治”三联生态警务工作模式,实行“一方发现,联动响应”的工作机制。

  “我们将持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林改首创经验,着力构建生态共治联动新模式,担负起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的新使命、新任务!”武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蒋群钦表示。

  今年以来,该局共组织开展联合执法55次,侦破涉环境资源案件33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2名,化解涉生态领域矛盾纠纷29起,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11起。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inganjianshe_1225/512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