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公安战线 > 吉安安福:“多点发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吉安安福:“多点发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安福公安树牢“可防可控、重防重控”理念,以深化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三个坚决防止、三个坚决保障、三个持续下降”的工作目标,主动靠前、协同治理,助力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靠前担当,推动各方主动扛责

  以党政主导、行业主责、公安靠前,共同绘制校园安全同心圆。安福公安积极推动将“护校安园”工作上升为政府民生工程,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中,全力构建“党政领导、警校一体、上下联动”的“护学”格局。

  

  推动政法委牵头督促落实涉校治安风险管控等工作,形成“部署工作、明确责任、务实推进、动态督检、落实到位”的闭环体系。会同教体局指导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制,督促校长(园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针对高中生夜间上下学时段,推行机关警力下沉参与夜间巡防。推动落实“1、3、5分钟”校园应急处置机制,形成“一点呼应、多点响应、部门协同、梯队到场”的自救模式。

  同时联合县教体局、团县委等部门创新探索“N”护学模式,倡导“我为人人守一天,人人为我守一年”的校园义警队伍模式,督促、指导教体局下发了“安福县中小幼儿园护学岗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由学校教师、保安员、学生家长等群众参与护学“N”模式护学力量。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出行筑牢安全防护墙。

  

  分级分类,规范指导落细举措

  安福公安以人防为先、物防固本、技防增效,聚力提升校园安全核心力。严格落实“警+N”护学模式,重点对“N”进行“一校一策”规划,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理念,推动全面落实校园安防工程“四个100%”,督促学校配备专兼职安保力量277人,设置隔离栏、防撞墩等硬质防冲撞设施108件(套),升级安装监控系统、“一键报警”装置121套,在进出校园主要路段路口安装智能感知设备122套,组建专班开展动态巡查,确保监控在线在用、角度合理,并要求派出所每天开展巡检测试,确保一键报警等设备实时在线。

  为推动处置机制落实见效,安福公安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先后组织校园保安、安保工作人员、校园周边群防群治力量等开展救援业务培训。针对暴力伤害师生、地震火灾等场景进行每季度组织一次演练,提升处置应对突发案事件的能力水平。

  动态督检,协同发力确保成效

  以内外宣教、排查整治、联合督检,协同共筑校园安全平安线。围绕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等主题开展专题宣教3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结合“水花行动”,分批次开展学生游泳技能培训,有效劝离学生野外戏水30余人次。组建女警宣传小分队“送法进校园”50余场次。

  联合成员单位对校园及周边行业场所常态开展督检,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以提示函的方式推送给平安办和属地、属事部门并跟踪督办、闭环销号。目前,查改涉校隐患106处,下发整改通知书59份。推动平安办牵头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推动各方压实主体、属地和监管责任。县局督察委员会牵头治安大队每月开展校园安全检查。由值班局领导每天对护学岗进行视频巡查,落实护学责任。此外,试行“‘1+N+3’机制、当一天基层民警”活动,局班子成员集中12月每周一天下沉挂点乡镇开展校园安全治理、参与“护学岗”等工作。

  

  结合安福平安建设,加强警校共育、警校联动、警校共建,由各派出所所长、教导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围绕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防溺水一堂课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1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步,安福县公安局将以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化三大专项行动,不断巩固提升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成效,既敢于主动靠前担当、又善于推动协同共治,切实把各项安全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坚决守护校园安全底线。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226/20241226617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