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3起成品油违法犯罪打击典型案例,据了解,今年10月,成都市公安局组织开展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的“百日打非治违”专项打击行动,立案侦办涉成品油犯罪案件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
行动开展以来,紧盯当前影响城市安全的“违规改装车辆,非法运输、销售成品油”问题,从成品油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各关键环节入手,全覆盖排查、全链条整治,重点打击整治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油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犯罪;违规违法经营成品油中的涉嫌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犯罪;自建罐、流动加油和“黑窝点”在经营成品油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危险作业犯罪等犯罪行为。10月以来共开展联合行动90余次,成都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涉成品油犯罪案件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查处非法加油点53处,扣押改装加油车137辆、储油罐24个、违规成品油(汽油、柴油)183吨。
成都警方表示,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秘密设置加油点,非法改装加油车辆,通过非正规途径,低价购进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后,以每升低于市场价1至2元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大肆进行批发、零售。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改装加油车安全设施、措施缺乏,容易燃爆,加之在城市各个角落隐蔽移动加油,存在严重公共安全风险。
典型案例
改装面包车 销售伪劣汽油
7月30日,邛崃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马路边的一辆改装面包车处加油后,车辆出现无法启动的异常情况。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响应,联合邛崃市市场监管局对涉嫌非法销售劣质汽油的面包车进行了暂扣,并将其售卖的汽油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结果证实,该汽油为劣质产品。
根据线索信息,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警方逐渐揭开了这个伪劣汽油销售网络的面纱。经查,自2023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龚某强、崔某军、徐某、李某阳与刘某6人共同出资购买储油罐、抽油泵,租赁场地,随后,通过中间人邵某强联系上家,大量购买劣质散装95号汽油,并通过分销网络将汽油销售给赵某强、王某林等9名下线。赵某强、王某林等9人则利用改装后的面包车,在成都多地进行流动销售,将伪劣汽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这些伪劣汽油不仅质量低劣,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邛崃市公安局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捣毁生产窝点1处、销售窝点3处,扣押大型储油罐1个、伪劣汽油38吨、改装加油车12辆,彻底摧毁了这一伪劣汽油销售网络。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成公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