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结硕果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突出专业培养 强化实践锻炼 健全激励机制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结硕果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聚焦专业培训、实践锻炼、考核激励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不断优化专业化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全局业务水平与履职能力稳步上扬,取得明显的成效。今年以来,游仙区司法局获评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优秀组织奖”,制作的2件行政复议案件文书、拍摄的《邻里之光》行政复议微电影,分别获评全省“十佳”和“优秀”, 社区矫正业务骨干在全省作业务授课,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行政调解工作先后在绵阳全市相关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全局先后有40余人次干部职工获省市区表彰表扬,有5名干部成功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司法行政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突出专业培养 练就干部“硬本领”

  

  坚持政治统领,筑牢忠诚根基。游仙区司法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建立常态化、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机制,切实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确保队伍政治过硬。

  

  丰富培训方式,拓宽学习渠道。该局线上整合普法网、学法考法平台、干部网络学院等优质网络学习平台,打造指尖上的 “法治课堂”,方便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加餐充电”;线下,邀请资深律师、法学专家开展讲座,聚焦实务、司法解释运用,面对面答疑解惑,帮助干部吃透法理,精准攻克重难点;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专题研修,拓宽视野,接轨前沿法学理论。

  

  聚焦专业提升,精准靶向施训。该局针对积极备战法考的同志,组织局内已通过法考的同志现场分享应试技巧、复习经验;搭建“法考学习交流群”,每日推送法考知识点、真题解析,方便干部随时随地交流讨论;组建“学习互助小组”,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相互监督鼓励,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强化实践锻炼 淬炼干部“真功夫”

  

  建立常态化练兵机制。游仙区司法局在系统内开展“业务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倒逼干部职工钻研业务知识、提升工作技能;建立以中层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内部讲师团,定期在党组会、干部职工大会上分享法律适用心得和办案实践经验,带动全体干部更新知识储备。推行青年干部导师制,为新入职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业务导师,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帮助新人迅速熟悉岗位职责、掌握工作要领,实现从“新兵”到“尖兵”的快速转变。

  

  强化轮岗交流。该局优先将通过法考的干部充实到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关键岗位“挑大梁”,直面重大决策、重要合同、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审查、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运用所学精准研判、化解难题;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司法所锻炼,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监管、普法宣传等基础工作,在服务基层群众中积累实践经验。

  

  磨砺实践本领。该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重大任务及专项工作中,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全程参与方案制定、文件起草、协调处置等关键环节,让干部职工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锻炼其统筹协调、应急处突、依法办事的能力。

  

  健全激励机制 激发干部“内动力”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游仙区司法局以公务员平时考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法治成效的考核权重,将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作为加分项纳入职级晋升积分指标。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该局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推荐参加各类先进评选;对考核不合格或工作不力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落实激励保障措施。该局加大对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针对全力备战法考的干部,承诺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保障,对于成功通过法考的干部,依规报销部分学习费用,消除干部“后顾之忧”。

  

  面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挑战,司法行政专业化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游仙区司法局将持续深耕细作,不断优化干部教育培养路径,让更多干部在磨砺中成长为法治领域“行家里手”,为游仙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王婧 赵银熙)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dfdt/20241224/29341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