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秦安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重点、立体施策、协同发力,扎实开展教育关爱、预防管护、干预警示、打击惩治和宣传引导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为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秦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源头预防,提升教学育人质效。县教育部门牵头制定《预防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指导手册》,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年度考核内容,推动教材、师资、课时、考试、效果“五落实”。政法部门选派170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利用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普法讲堂等活动,定期深入校园开展防欺凌、防暴力、防拐卖、防性侵、防电诈等安全警示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530余场次,实现了法治教育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资源教室)常态化开展“135”法治教育,有力铲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土壤,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聚焦综合治理,提升联动育人质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健全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校园封闭化管理、“日巡查、周排查、月报告”等内部管理制度,全覆盖推动“四个100%”和“一键式”报警系统建设,校园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县公安局统筹治安、交警、特巡警、派出所等各方力量,责任包片落实“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教育、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开展对校园周边环境及安全隐患的综合治理、打击整治,全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聚焦依法惩处,提升警示育人质效。将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主动创安主动创稳重要内容,重点打击组织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和成年人教唆、威胁、引诱、欺骗等利用未成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重拳惩治以学生为侵害对象的抢劫、盗窃、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涉校园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和屡抓屡犯、屡教屡改行为,坚决斩断诱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传帮带”链条,有力震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真正起到了对全社会的警示教育作用。2024年全县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犯罪人数分别下降66.67%、68.18%;治安案件、违法人数分别下降70.73%、73.44%。
聚焦罪错矫治,提升帮教育人质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手段优势,县公安局对存在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主动发现、及时干预,会同教育等部门督促其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已经触犯法律、尚不够成处理的,纳入辖区重点人员管控,协同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上门开展教转帮教工作;对列管的有违法犯罪前科的,落实“日关注、周联系、月上门”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及时高效处置苗头性、倾向性行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向其法定代理人发送督促监护令、邀请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心理疏导及测评等方式,做实做细关爱、帮扶、教育工作。今年共对67名重点问题青少年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精准帮教,引导其正视过错、彻底悔过,防止走上犯罪或再次犯罪。
聚焦网络管理,提升环境育人质效。持续深化网络综合治理,坚决整治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县委网信部门加强教育类网站、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及信息发布等平台和应用的安全监管,依法约谈网络主播40人,及时清理整治色情、毒品、暴力、恐怖等违法有害信息网站260个。相关部门定期对网吧开展安全检查,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网络运营者严格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保护措施,切实提升拦截、屏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能力,共侦办涉嫌存储暴恐音视频案件2起,行政处罚2人,全县网络环境不断净化。
聚焦权益保障,提升关爱育人质效。县教育部门认真落实特殊儿童社会保障政策,持续开展孤儿助医助学等工作,实现了义教阶段控辍保学全覆盖。县妇联等部门积极争取“hello”爱心套餐、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项目,加大捐赠工作力度,确保了困境儿童生活救助全覆盖。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心理医生等爱心人士结合“爱心甘肃”工程,从物质和精神各方面为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群体提供服务,确保了身心健康关爱帮扶全覆盖。县级政法单位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渠道”,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持续强化家庭履职的法律意识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凝聚起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合力。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2375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