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 广州白云大源街:构建“家门口”多元解纷体系 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广州白云大源街:构建“家门口”多元解纷体系 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抓手,立足综治中心这一前沿阵地,强化多部门联动联调,着力打造纠纷预防化解“前哨站”,让群众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深化联动调解机制

  实现纠纷多元化解

  大源街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工作机制,与太和法庭米龙法务室、大源司法所、大源派出所等部门成立联合调处工作小组,合力化纠纷、巧力解难题。

  近年来,联合调处工作小组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属地,切实把群众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萌芽。

  化解群体纠纷护民生

  辖区某建设集团与26家公司间的项目工程款纠纷,款项高达2000多万元;某停车场管理公司与33位车主间因事故造成的车损纠纷,涉案标的达400万。

  这两起人数众多、金额巨大的群体性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得益于多部门合力多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分批签订调解协议,并得到司法确认。

  

  动态清零积案解民忧

  辖内居民林某因小产权房征拆而未得到其认为的“合理”补偿,历时两年的信访积案;困扰石湖村村民长达五年之久的借地款发放难题。

  这两起历时已久、成因复杂的积案得以成功化解,离不开多部门合力常态化监测及持续调处,久久为功,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导之以法,耐心疏导解,解开纠纷“千千结”。

  

  延伸人民调解触角暖民心

  针对辖内物流、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容易发生涉物流、电商行业的矛盾纠纷这一特点,大源街联合大源司法所于今年9月底正式成立首个物流行业、电商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化解在萌芽。

  

  截至2024年12月18日,大源街联合太和法庭米龙法务室、大源司法所、大源派出所等部门调处矛盾纠纷96宗,化解率达100%。物流、电商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次,化解纠纷3宗,化解率100%。

  推行“警格”工作模式

  助推纠纷格内化解

  在建立街道各部门、各村(居)每日风险排查机制基础上,建立17个警务片区(警格)与43个社网格、136个综合网格的对应关系,构建“1+1/N+N”(1名社区民警为警格长+1/N名居委负责人或经济社社长为社网格长+N个网格员)的模式架构,实现层级管理,以“诉源、警源、访源、险源”四源共治为抓手,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下沉至“警格”,协同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运用“警格+滤纷”

  社网格长、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全面打捞各类苗头性、趋向性的“弱信号”。面对无法调解的案件,及时报告上交给警格长,发挥其“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进行统筹处理。

  

  运用“警格+解纷”

  派出所将“非警务警情”流转至“警格”内进行调解化解,警格长统筹融合社网格长、网格员、司法人员、综治人员、村居法律顾问等各方基层治理力量,落实初步解纷、联动解纷、专业解纷的三级解纷机制,非警务类警情在格中“悄然化解”。

  

  截至2024年12月18日,“警格”内排查并化解纠纷类警情289宗,化解个人极端扬言纠纷6宗,化解率达100%,有效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

  坚持“以案释法”挺在前

  促进纠纷源头化解

  大力推进“法律七进”工程

  坚持“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理念,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开展“民法典宣传”“宪法宣传”等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法安白云直播”平台,让普法宣传“一键可达”。

  

  

  截至2024年12月18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115场,派发宣传资料5127份,普及16364人次。

  壮大普法队伍

  积极培养白云区首批“村居法律明白人”26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户,成立“大源村普法志愿者队伍”,用身边接地气的“案例”向群众宣传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学法懂法。

  在纠纷化解工作中,扮好“和事佬”的角色,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

  接下来,大源街将坚持人民至上,以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苗头,通过人员联动、信息共享、合力化解的方式,发挥部门联动联调效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智能的调解服务,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做深做实诉源治理工作。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syzl/content/post_175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