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咖香弥漫。近日,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白鹭湖畔迎来一家新店——璞野花庭咖啡店。正逢暑期,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前往打卡,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松弛惬意。
“从租店洽谈、装修协调到开业筹备,村组干部主动介入,多次现场跟进施工进度,推动车位规划等实际难题一一得到解决。”开业前夕,南屏镇纪检监察干部与店主罗亚沟通交流,实地了解相关情况,为咖啡店纾困。
作为普洱市唯一的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璞野花庭咖啡的顺利落地,不仅折射出天干箐村民小组在基层治理中的深层变革,更是思茅区纪委监委以精准有力监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守护民生福祉的生动缩影。
应百姓呼声,为急难销号。近年来,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小切口”破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清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全链条监督、全领域整治、全周期管理”,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形成了一批治理成果,推动“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自从村里搞以工代赈后,不出远门就能赚钱养家,更不用担心工资会被拖欠。”走进宁洱县德化镇顺安村,村民白廷科脸上洋溢着笑容。
以工代赈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务工技能的惠民政策,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宁洱县纪委监委依托“室组地”联动机制,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将以工代赈项目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协同发改、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聚焦施工监管、资金拨付、劳务报酬核查关键环节,严肃查处优亲厚友、数据造假、虚报冒领、偷工减料等违纪违法行为。
“通过核查劳务人员名单,核准工作时长、酬劳发放,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群众。”德化镇纪委负责人介绍。在监督推动下,顺安村115名村民通过“培训+实训+上岗”模式后全部上岗,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22.26万元,实现“综合赈济”真正落地生根。
长期以来,不动产证登记的难题困扰着江城县逸岸蓝山小区的住户,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安全感。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不动产权证关乎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为破解难题,江城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监督”原则,迅速行动,深入了解历史成因,理清各部门责任,制定监督推动项目处置化解实施方案,建立起多部门联动协作工作机制,通过下发3份工作提示、2份督办通知,督促职能部门履职,成功推动316户住户不动产权登记证的办理,为居民吃下“定心丸”。
群众期盼处,就是工作发力点。坚持监督执纪为民,以精准施治回应群众呼声,当好增进民生福祉的守护者,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题中之义”。
墨江县纪委监委针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向涉及乡(镇)、部门交办转办并督促快查严办;景东纪委监委采取 “组组”协同联动方式,打出“精准监督+源头监督+全程监督”组合拳,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景谷县纪委监委紧盯“停车贵”问题,推动城区停车费价格调整方案,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张张笑脸的绽放,印证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深刻内涵。(郭春祥 || 责任编辑 吴刘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