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9月7日晚19时20分许,万人齐唱的《映山红》悠扬旋律回荡在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吉安这片充满红色记忆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土地上,一场足球盛宴正在激情上演。当“赣超”联赛的战火燃烧,吉安主场迎来与抚州的对决,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较量,更是两地人文、地理与平安守护的一次深度交融。
红色血脉与千年文脉深度交融 吉安,孕育了璀璨的庐陵文化,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誉。这里是文天祥的故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早已融入每一寸土地;这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红色革命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吉安人奋勇向前。而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汤显祖笔下的“临川四梦”,将这里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抚河悠悠流淌,见证了抚州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作为“江南望郡”与“才子之乡”,吉安与抚州在地理上相邻,人文交流也源远流长,明代科举曾出现“吉安一府三状元,抚州临川两探花”的文化盛景。两地同属赣鄱大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都热爱着这片红土地,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情与执着。此次“赣超”赛场上的相遇,就像是老友重逢,熟悉又亲切,赛场成为两地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舞台。
这场文化与体育深度融合的比事,让15000余名观众在观赛中感受红色的记忆、激情的运动、时代的回响,在此刻融为一体。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际遇的人们,沉醉在同一曲旋律之中。通过绿茵赛场的桥梁作用,推动两地文化交流实现新突破。不少球友表示,通过比赛加深了对对方城市文化的理解,实现了“以赛为媒、以文促情”的良好成效。而赛场内外闪耀的“公安蓝”,则为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筑牢了平安基石。 绿茵奔腾与警徽熠熠交相辉映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吉安,本以为赛事周边会拥堵,没想到交通疏导这么高效!”抚州市民刘女士的赞叹,正是吉安公安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赋能赛事安保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吉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总结多场文旅赛事的安保经验,将场馆划为核心区(内场区)、管控区(观众看台、出入口)、外围区(停车场、周边道路)三级防控圈,实施分级管控,加强场内场外巡逻防控。赛场后方依托“三张图”数字化平台,对全民健身中心、吉安西站等枢纽开展智能巡查,精准标注多处风险点;空中启用“无人机鹰眼”编队,凭借灵活机动特点,实现15分钟全域巡查覆盖;前端部署“路面巡防网”,采取动态巡逻与定点值守相结合方式,民警如“岗哨哨兵”般严守阵地,构建起“秒级响应”的安全屏障,确保赛场秩序井然。
比赛当晚,在“三张图”平台大屏上,警力热力图、交通流量图、风险预警图实时更新。吉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启动“远端调流、中端疏导、近端管控”模式,提前30分钟调度多个重要路口交通秩序,实现“未堵先疏”。吉安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吉州分局加强场馆内外巡逻,对40个看台部署安保力量开展秩序维护,对安检验票区、人员通道全程盯守,实现活动现场安全有序。 赛场热度与城市温度双向奔赴 “安检通道的民警工作效率高,还主动帮我提行李,讲解吉安的红色故事,感觉像亲人一样亲切!下次我还要带孙子来吉安玩。”赛后,老球迷张大爷竖着大拇指说。这份温暖不仅体现在赛场内,更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赛事期间,赛场周边区域零警情,交通秩序井然。这份平安答卷的背后,是吉安公安全体安保人员克服执勤时间久、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参加安保活动的全体民辅警按照“细致、精致、极致”工作要求,面对群众、背对精彩,理性劝导、暖心服务,既当赛事安全的“守护者”,又当现场服务的“引导员”,给活动带来不一样的“警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充分展现了吉安公安的良好形象。
赛后的庐陵生态园夜市熙熙攘攘,人群交织中藏着藏蓝身影的点点星光。无论是在绿茵场上,还是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吉安与抚州都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守护,而这场“赣超”比赛,正是这份热爱与守护的一次精彩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