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雪峰映照戈壁明珠,嘉峪绿洲舒展生态画卷。8月28日上午,在嘉峪关市纵深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攻坚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阶段,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与市生态环境局、市林草局在新城镇联合举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暨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嘉峪关市聚焦戈壁生态保护与绿洲修复的专业化生态修复基地正式启用,创新构建“检察+行政”双轮驱动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
嘉峪关市副市长张莉、市检察院检察长王俊琳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魏致勤主持活动。市法院、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0余家单位分管领导与职工代表参加;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生态保护里程碑时刻。
该基地由市检察院、市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部门联合共建,创新打造三位一体综合性平台:生态损害替代修复、法治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实践。建设过程中有机融合“长城文化+戈壁生态”双重基因,依托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机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通过开展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源涵养等替代修复工作,实现受损生态环境及服务功能的等量恢复、精准修复。
王俊琳指出,基地的成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嘉峪关市生态环境治理从“单一追责”向“系统修复”迈出关键一步。她强调,检察机关要持续深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打造区域生态修复的示范性平台。
该基地的建立突破性构建“办案—修复—监督—提升”的全链条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实践“检察+行政”协同治理新模式。作为嘉峪关市第一个戈壁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其建设彰显了嘉峪关市运用法治手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决心,为打造丝路沿线高质量生态宜居城市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4947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