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楼上装修楼下渗水,谁之责?阳江阳西法院“鉴”前调解,化解一场邻里纠纷

楼上装修楼下渗水,谁之责?阳江阳西法院“鉴”前调解,化解一场邻里纠纷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法官同志,刘某刚刚将剩下的4000元转给我了,感谢您,让我省了不少事。”

  “付清了就好,家里的天花板都干了吧?”“已经干了,衣柜也修复好了。”电话里头,许某迫不及待地向阳江市阳西县法院法官助理梁晓栋说了这个好消息。

  

  

  经过调解,邻里之间握手言和。

  渗水风波

  引发邻里纠纷

  2025年3月的一天,阳西县某小区业主许某发现主卧天花板大面积渗水,水珠不断滴落,衣柜顶部被浸湿并出现鼓包,水痕顺着木纹漫开,像一张迅速扩张的灰白地图。

  眼见精心定制的衣柜被水浸得变形开裂,许某心痛不已,偏偏楼上电钻声骤然响起,怒火瞬间被点燃。

  “你们怎么施工的?我家都成水帘洞了,我的衣柜都毁了!”许某冲上楼,怒不可遏地指着楼上业主刘某骂道。

  “不可能,我们装修前专门做过防水。”楼上业主刘某面露疑惑,反手把责任推给开发商,“这多半是开发商没做好防水,你得找他们。”说罢便把许某挡了回去。

  协商、物业调解、报警均无果,双方一次次推诿扯皮,矛盾迅速激化。许某最终向法院起诉刘某,并申请对衣柜损失进行鉴定。

  

  

  在阳西法官的引导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鉴”前调解

  厘清责任缩小分歧

  鉴于涉及鉴定,阳西县法院将该案移送溪头人民法庭,由法官叶宗滔先行调解并同步启动鉴定。

  在法官叶宗滔指导下,法官助理梁晓栋组织双方进行鉴定前调解,并通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到场。

  “因原告许某已就衣柜损失申请鉴定,现需先确认鉴定材料。在开始之前,请问双方是否愿意先行调解?”梁晓栋依次征询意见。

  “大家都是邻居,我也不想将关系搞得这么僵,我的诉求很简单,赔偿2万元了事。”许某率先表态。

  刘某立刻反驳:“渗水又不是我一家责任,开发商防水没做到位,让我全赔说不过去。”

  开发商代表摊开图纸,指出渗水点位于主卧非强制性防水区域,并强调:“业主擅自在该区域搅拌砂浆且未做二次防水,才导致渗漏,与开发商无关。”

  物业代表也补充:“装修协议明确禁止在非防水区搅拌砂浆,刘某已违约,应自行担责。”

  两段专业解释后,刘某不再争辩原因,但仍对金额提出异议:“就算我有责任,2万元也太高了。”

  “我那衣柜是定制的,2万元已是我让步后的数额。我看你根本没有诚意,我不调了,直接鉴定吧!”许某生气说道。因双方分歧过大,这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握手言和

  “鉴定费”变“和解金”

  第一次调解虽然失败了,但叶宗滔与梁晓栋心里还是觉得于双方而言,鉴定周期长、费用高,既耽误时间又伤邻里感情,“性价比”不高。

  既然面对面不行,叶宗滔、梁晓栋决定来个背对背。梁晓栋拨通了许某的电话,经劝解,许某同意调解,金额可以适当少点。

  见许某态度松动,梁晓栋立即致电刘某:“你是业主,若因工人违规施工导致渗水,你既要赔偿损失,还可能承担数千元鉴定费。你再考虑一下,是否接受调解?”

  刘某当即回应:“能不能再帮我们调解一下,如果可以减少一点赔偿金额,我可以当场转账!”刘某希望再次调解,并承诺这次会拿出诚意。

  应双方要求,梁晓栋再次组织调解。在叶宗滔、梁晓栋的引导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刘某赔偿许某损失14000元,当场支付10000元,余款4000元一个月内付清;许某承诺不再对该案主张其他权利。

  “我们加个微信吧,我先转一万块钱给你。”刘某略带歉意地说。许某应声抬头,道:“好,我扫你,剩下的四千元,等你装修完手头宽裕了再说吧。”“这就对了,远亲不如近邻!省下的鉴定费正好换个更好的衣柜。”叶宗滔话音未落,两人笑着伸出手,紧紧一握,空气里弥漫的是久违的轻松与喜悦。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864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