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民主法治 > “AI天眼”盯上共享绿地,“私人帐篷”被拆除

“AI天眼”盯上共享绿地,“私人帐篷”被拆除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 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为深入贯彻最高检、省检察院数字检察战略,激发检察工作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日,咸宁市检察机关举办数智赋能应用竞赛。赛场上,涌现出一批兼具创新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的优秀案事例,或通过大数据模型和智能体精准锁定监督线索,让公平正义“一目了然”;或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办案(事)流程,让工作效率“倍道而进”。

  为集中展示活动成果,在全市检察机关营造“用模型、建模型、会智能、思赋能”的浓厚氛围,特此开设专栏,持续刊发获奖优秀案事例。期待通过这些“破题”与“解题”的思路分享,促进交流互鉴,启迪更多智慧应用,共同“汇”聚起推动咸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数智动能。

  “AI天眼”盯上共享绿地,“私人帐篷”被拆除

  讲述人:咸安区检察院余奕

  

  案例推荐

  当共享的绿地被私人帐篷悄然侵占,当公众的权益在静默中受到损害,一道由代码与算法铸就的“AI天眼”,让侵权行为无处遁形,为法律监督提供了明确靶向。

  它,是静默的守望者,于卫星影像间精准洞察,让破坏生态的痕迹无处遁形;它,是智慧的先导,将检察履职从“人海战术”引向“数字赋能”的新航道。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这不仅是效率的跃升,更是监督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纸检察建议,凝聚多方合力;一场“回头看”,见证绿地重光。六十顶帐篷的拆除,一千余平方米生态的修复,是“数字之智”最有力的注脚。它以科技的锐度,守护河流的清澈;以创新的激情,捍卫公益的温度。

  案例介绍

  2025年5月的一个寻常清晨,我刚到办公室就听到电脑发出“滴……”的响声,弹出一条预警信息——“龙潭河余佐路段出现河道违建”。这是由我院自主研发的“河流沿线生态保护智能体”发出的第一条警报。

  我立即前往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大吃一惊:龙潭河畔本应开放的共享绿地上,密密麻麻驻扎着约60顶露营帐篷,有些还搭建了木质平台延伸至河面上,既破坏绿地环境,又妨碍行洪安全。我进一步走访周围群众,有群众愤愤说道:“这些帐篷已搭建好几个月了,本应是短期驻扎,却变成了长期侵占,共享绿地怎么变成了他们的私人领地?”

  5月30日,我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邀请6家行政机关有关负责人参加案件磋商会。会上,相关单位代表表示:“此次会议既指出了违建问题,又形成了监管合力,我们将立即拆除帐篷,恢复绿地,后续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问题不反弹。”会后,我院依法制发磋商意见书和检察建议书,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7月15日,我院联合行政机关、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人民监督员进行“回头看”,查看整改效果。站在浅月湾公园的绿地上,眼前的景象与一个多月前截然不同,长期驻扎的帐篷和亲水平台全部拆除,小草重新见到了阳光,绿地恢复了公共属性,河道消除了安全隐患。志愿者感叹道:“这下共享绿地真正变成全民共享了!”

  今年,我院在开展“绿映咸安检绣山水”生态检察品牌创建中,为解决“人盯人”、“脚跑路”传统办案模式,线索发现难,取证时间长的问题,自主研发了智能体,相较于人工发掘,线索发现耗时缩短80%,办案周期减少40%。

  该智能体有两大应用层面。一是线索推送功能,依托卫星遥感数据,运用“DeepSeekR1”及“千问2.5”双模型的数据分析推理能力,训练智能体对非法排污、河道违建、固体废物堆放等8种违法行为的识别,从而推送公益诉讼线索卫星瓦片。二是AI检答功能,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检察办案专属知识库,运用向量模型对知识库内容进行向量化处理,实现精准检索的智能问答系统,从而打造检察官专属的AI助理。自“智能体”投入运行以来,已自动获取全市案件线索119条,检察机关督促拆除违建帐篷60余个,清理固废80余吨,恢复绿地1373平方米,保护永久基本农田8000余平方米,河流保护成效显著。

  我院通过智能体成功实现了办案模式的三重转变:一是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的转变,二是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转变,三是从单打独斗到融合履职的转变。这不仅是办案技术的革新,更是检察监督理念的深刻变革。以“河流沿线生态保护智能体”为代表的数字检察实践,正是以“小切口”做“大文章”的生动体现,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书写检察新篇章。

   稿件来源:咸宁检察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znhjs/7356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