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我觉得和杨锦成为朋友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都是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是78级,杨锦是80级,师出同门;毕业后我们都进入了公安机关,他在公安部,我在省公安厅,而且都做过公安媒体的编辑记者;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爱好文字,虽然我的成绩比不上杨锦,但也在这条道上走了几十年,至少还能算个同路人。
1984年秋,我还在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负责写各种工作上的材料。一天,杨锦的电话打了过来。告诉我他毕业分配到了公安部,正在参与组建《人民公安报》,问我有没有合适的稿件。那个电话让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几年前在大学读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把写作当成神圣的事业,屡败屡战地给各种报刊投了几年稿,虽然收获甚微,但痴心不改。我从心里感激杨锦,还记得我对文字的喜爱。
有了杨锦的内线,1985年5月17日,我的小小说《约会》,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民公安报剑兰副刊第8期,责任编辑就是杨锦。那时人民公安报还没改大报,我的文字占了大半个版面,感觉好幸运。从此这张报纸便走进了我的心里,我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报纸上,和杨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在伊春采访结束时留影。右一陈杰,右二杨锦,右三是时任伊春市公安局副局长田锡文。
那几年,杨锦经常来黑龙江采访,此时我已经调到政治部基层工作处,当时宣传处还没成立,对外宣传的职能就在我们处,陪同杨锦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身上。工作关系加上同学私情,我们越走越近,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杨锦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但也有点为难。当时我省的公安宣传工作刚刚起步,领导不像抓队伍建设那样重视,经费更是一点没有,最起码的客人吃饭问题也没人管。每次杨锦到来后,领导只是让我陪同,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好在杨锦非常朴实,想的就是采访、写稿,对吃住都不挑剔,经常和我一起到厅机关食堂排队买饭,那时食堂的伙食不好,吃饭的人还多,现在想想,心里还很愧疚。
陪同杨锦,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杨锦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采写公安新闻的技巧,学到了作为公安记者应该有的敏感和吃苦耐劳的品格。1985年8月,哈尔滨发生了松花江沉船事件,造成重大伤亡。杨锦赶到哈尔滨后,经过对事件的研究,把采访视角选在负责打捞遇难者遗体的水上治安民警队。那天,我和他在哈尔滨市局一位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位于江边的治安民警队。在他的细心询问下,不但捕捉到了民警为打捞遗体,不怕脏,不怕累,每天吃烧饼啃咸菜的感人事迹,而且还挖掘出了民警为了安抚死难者家属,把遇难者的遗物一件件认真清洗干净,做好登记,返还给家属的细节。那之前,我主要工作是从事机关公文的写作,对写新闻稿并不在行,那次杨锦为我打了个样。
那天采访结束已经很晚了,我们坐公交车回到厅里时,机关食堂早关门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到单位附近一个叫“十三门”的商店,简单买了点熟食。看到杨锦忙了一天,连点热乎饭都没吃上,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好在杨锦并没在意,回到办公室,吃了几口,铺开稿纸就开始写稿了。
杨锦(中间者)与《黑龙江公安》编辑部全体同志在一起。
杨锦这次来黑龙江,正赶上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突发洪水。当得知洪水冲进市区的危机关头,400多公安民警舍小家为大家,奋力投入抢险,为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有164个民警的家被淹的情况后,杨锦表示要去现场进行采访。正好伊春市公安局宣传科长、我们黑大校友大傅来省厅汇报抗洪情况,于是我们一起连夜乘坐火车赶赴伊春。我们坐的是站站停的慢车,路途显得遥远而漫长,要命的是我们还没有座位。大傅急得跑前跑后 找车长,找乘警,忙到后半夜,好不容易弄了一张卧铺,总算没有让杨锦站到伊春。
在伊春采访结束时留影。右一为杨锦,右二为伊春公安局宣传科长傅文青,右三为省公安厅基层工作处处长董清,右四为伊春市局政治处孙主任,左一为作者陈杰。
在伊春我们的采访几乎是马不停蹄,采访当事民警和领导,走访受灾民警家庭,查看过水街道……晚上回到宾馆,杨锦仍然坚持连夜写稿,我和大傅陪伴左右。半夜时分 ,感觉又冷又饿,大傅率先把被子披在身上,又找来几罐啤酒,调侃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解渴又解饿。我喝了几口,还真见效,不那么饿了。只是苦了杨锦,他不喝酒,而且他当时患有鼻炎,遇到洪水过后的湿冷天气,难受得不停地揉着鼻子。
杨锦与厅机关有关部门同志在一起。
杨锦返回不久,9月13日,人民公安报同时发了杨锦这次来黑龙江采写的两篇新闻通讯,一篇在一版,一篇在二版,我的名字第一次和杨锦排列在一起。更让我感动的是,杨锦回到部里,有一天恰好遇到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胡之光,就把伊春受灾的情况汇报了,胡副部长专门为伊春特批了5万元的设备。几十年过去了,那张报纸还珍藏在我的书柜里。白纸黑字,见证了我们的一段难忘经历。
1986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追捕,影响重大的黑龙江“三张”持枪抢劫杀人案件的最后一名嫌疑人张福君在广州落网,这是继辽宁“二王”案件后,又一起严重暴力案件。案件告破后,杨锦第一时间赶到了黑龙江。那时我刚调到《黑龙江公安》编辑部。杨锦还是雷厉风行的作风,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一起来到哈尔滨市看守所,和办案人一起提审了嫌疑人,回到编辑部,他便和我们一起商量写稿。案件重大,我们最后决定写一篇报告文学,由《黑龙江公安》侯淑杰副主编、杨锦和我每人写一部分,杨锦最后统稿。经过几天的奋战,终于写出一篇3万字的报告文学,后来经过杨锦联系,在《法律与生活》杂志分两期发出。事后,杨锦把稿费分头寄给了侯副主编和我。
杨锦(右)与《黑龙江公安》副主编侯淑杰(中)、本文作者陈杰(左)在一起。
侯副主编是个很热心很敬业的女同志,和杨锦见过几面后,很有好感,加上她的一个女儿也是黑大毕业,和杨锦同届,每次见到杨锦,侯副主编都非常亲切,嘘寒问暖的,有一次,还把杨锦和我们编辑部的几位请到家里,搞了一次丰盛的家宴。几次私下里,她还悄悄对我说,想在哈尔滨给杨锦物色个对象,并掐着指头把机关的几个警校女毕业生筛选了半天。我把侯副主编的想法说给杨锦时,杨锦只是笑了笑,我后来知道,他在北京已经有自己的意中人了。
杨锦不是黑龙江人,他来自内蒙古草原。草原人的朴实厚道,在杨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待人真诚,对朋友实心实意,和他相处,你会感到温暖,感觉舒服。那几年,我每次到部里办事,杨锦都是跑前跑后的,帮助联系住宿,帮助安排吃饭,帮助送站,陪着逛书店,凡是我所需要的,他都会竭尽全力给于帮助。杨锦带我在部机关食堂吃饭的情景更是让我难忘。作为来自边远省份的年轻民警,能走进公安部的食堂,是我难得的待遇,部机关食堂机器包的饺子,让我至今还觉得口有余香。杨锦和同事同住的那间单身宿舍,也成了我每次到北京必到的地方,次数多了,和杨锦的那位同事张建高都成了朋友。也是在那间小屋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杨锦的女朋友徐翼。那是个星期天,当时在中国青年报工作的徐翼来看杨锦,我本来不想打扰这对热恋中的情人,但杨锦一再挽留,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我的记忆中,保留了这样一个珍贵的镜头:一次离京返哈时,杨锦执意起早送我去火车站,那天时间有点紧,在长安街上公交车时一着急,他手里拎着的一袋为我买的苹果撒了一地,我们手忙脚乱地好一阵忙乎,好不容易才上了车。30多年后,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在杨锦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当时人民公安报的总编辑、室主任和好多编辑记者。1987年4月,人民公安报为各省公安机关提供版面出一期专刊,我受领导指派,代表黑龙江来到报社,得到了各位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杨锦也亲自帮我策划。我那次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黑龙江的专刊在全国排在了第三期发出,我省的领导非常满意,报社的编辑老师也加深了对我的印象。记得报社最早给各省记者站发记者证时,数量很少,我又不在记者站,但是,报社还是破例发给了我一本。那时,我热爱公安宣传工作,发生在黑龙江的一些重大事件,我几乎都参与了采访,好多次还是厅主要领导点名指派。在那样的情况下,能得到一本人民公安报的记者证,我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7杨锦(中)与省公安厅法制办、刑侦处、《黑龙江公安》编辑部的同志在一起。
那些年,我的一些习作经过杨锦的加工润色,陆续在人民公安报上发出,如《我和法医出现场》、《红绿灯下》、《女法医齐金香》、《女派出所长魏春华》、《爱之路》、《罪恶的庇护网》、《鸽趣》、《记住蜡烛》、《难忘群众期望的目光》……这些文章每一篇都凝聚了杨锦的心血。1991年,在我们公安厅机关,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女民警不幸被癌症夺去了生命,这件事在机关引起很大震动,大家都为这位女民警惋惜。我为此写了一篇散文,开始拟定的题目是《致一位英年早逝的女民警》,杨锦在编发时,觉得题目有点俗,便把文中的一句话拿出来做了题目:《没有写出你的名字》。我感觉杨锦拟定的题目使文章增色不少,我很喜欢,我后来在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时,用这个篇名作了书名。
让我感动的是,杨锦走上领导岗位后,还常常帮我向其他编辑老师推荐稿件,鼓励我在文学的路上走下去。那份真挚的朋友情谊,让我难以忘怀。
杨锦在哈尔滨与作者陈杰合影。
2002年秋,我到公安大学参加公安部主办的警衔晋升培训班,杨锦恰好就住在公安大学附近,听说我来了,杨锦很高兴,几次约我一起吃饭,还带着夫人和儿子和我见面。时间真快,杨锦的儿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岁月让我们彼此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我们之间的友情。杨锦还像当年那样朴实热情,每次见面我都感到非常开心。
2004年,我供职多年的公安杂志撤销,我被安排在纪检部门,工作职能与宣传工作远了,与杨锦见面的机会也少了。杨锦随着工作部门的变化,也越来越忙,名气也越来越大了,但我感到我们的心中还装着彼此的。有一年,杨锦来黑龙江省厅参加活动,时任厅政治部副主任黄德樵知道我和杨锦的个人关系,请我和他一起到机场接杨锦,我当然欣然前往了。老朋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从机场我们一直说到宾馆,还感觉没有尽兴。第二天,杨锦参加完活动,我们几个黑大同学一起回到了母校,在曾经熟悉的校园里,我们一起回顾当年大学的生活,一起感叹学校的发展变化,陶醉于同学的情谊之中,其乐融融。
几年前我退休了,我和杨锦始终保持着微信联系,每当看到杨锦新的作品,我都会认真阅读,为他点赞。在防控新冠肺炎宅家的日子里,一次我听到内蒙古电台播送的杨锦的诗歌《那片远去的草原》,作品对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警察战友的深深缅怀之情,感动得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作者杨锦的朋友感到非常欣慰。
(作者为黑龙江省公安厅退休民警,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