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猫一狗一世界是很多小伙伴们的“理想生活”,每天沉浸在喵星人和汪星人的铲屎官身份里乐此不疲。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宠物无疑已经成为“居家伙伴”。但是,由于饲养宠物导致的侵权责任也越来越多,对此京小槌选取了典型案例提醒大家将宠物抱回家前一定要先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呀!
案例一:
杨甲和毕乙是男女朋友,两人共同饲养了一只棕色的泰迪犬和一只白色的松狮犬。
某日清晨,杨甲和毕乙在小区里遛狗,徐丙在小区里晨练。泰迪犬和松狮犬都未栓绳,两只狗相互追逐、打闹。
徐丙跑步至小区门口时,泰迪犬突然跑到徐丙前方,松狮犬紧急追赶,徐丙躲避不及而摔倒。
徐丙随即被送往医院,经医院诊断,徐丙的伤情为颈椎骨骨折、颈髓损伤、四肢瘫、肺部感染等。因伤情严重,徐丙多次转院治疗,共住院277天,花费医疗费765820元。
随后,徐丙将杨甲、毕乙以及小区的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住院期间护理费及完全护理依赖护理费、营养费等共计2513829.44元。
杨甲、毕乙都不同意徐丙的诉讼请求。他们认为,徐丙年龄较大,本身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仅仅摔伤不可能造成徐丙身体瘫痪的损害后果。正是徐丙自身特殊的身体状况才加重了损害后果,所以对徐丙为治疗自身疾病的支出不予赔偿。
经徐丙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徐丙的伤残等级、护理期和护理依赖程度、营养期进行鉴定。经鉴定,徐丙的伤残等级为二级,护理依赖为完全护理依赖。外伤与伤残后果建议外伤参与度为20%-40%。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甲和毕乙作为泰迪犬和松狮犬的饲养人,在遛狗的过程中未对两只狗采取必要措施,而任由两只狗在公共区域内追逐、打闹。两只狗在追逐的过程中导致徐丙受伤,杨甲和毕乙未尽到管理义务,应对徐丙的合理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在此次侵权事故中,没有侵权行为、主观也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但物业公司在小区管理上的疏漏应及时予以改正。
结合徐丙的伤情并参考鉴定意见,法院判决杨甲与毕乙赔偿徐丙333419元。因徐丙伤情严重、护理期限较长,法院对护理期的期限酌定为5年。该护理期限届满后,如徐丙仍需要护理,可以再次主张。
判决后,徐丙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二审期间,双方达成和解。杨甲和毕乙赔偿徐丙共计90万元,并三次给付。双方对此事再无其他争议。
法官说法:
这是一起典型的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主要有四方面的构成要件。
(一)致害的动物为饲养的动物
动物的饲养人、管理人对动物负有管束的义务,也就是说对动物具有控制权。饲养人或管理人未尽到管理职责,使动物脱离必要的控制和支配,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这里特别重点强调动物的饲养性。
饲养动物是人工喂养、放养和管束的动物,即饲养人或管理人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就不是饲养动物侵权意义上的致害动物,例如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
(二)动物独立实施加害行为
饲养的动物基于生物学的本能做出致害的动作,该动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动物独立实施,不受外力强制或驱使。
动物的致害动作存在多种形式,如积极实施的咬、抓、撞等形式,也可能是以静卧、阻碍等静态的方式实施。
无论是直接接触还是非直接接触,也无论是积极的加害还是消极的加害,只要饲养动物的独立行为侵害他人,都应由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有损害的事实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包括人身、财产或精神损害。
人身损害包括致人伤残、死亡、健康水平下降、病痛等情形。
财产损害包括直接财产损失也包括间接财产损失,例如为治疗而支出的医药费、护理费、伤残赔偿等直接损失以及未来预期收入降低等间接损失。
动物致人损害还可能造成涉及精神损害,例如因被狗咬伤造成终生残疾或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导致被侵权人精神痛苦,被侵权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四)动物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饲养的动物与受害人遭受损害的事实之间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也就说,没有侵权的前因就没有损害的后果。
有些因果关系比较直观,例如狗咬伤人、猫抓伤人等,损害后果显而易见,因果关系也比较简单。但有些因果关系相对隐蔽、复杂,这就是间接的因果关系,例如动物咬伤人后,受害人被感染引发其他疾病死亡。
间接因果关系掺杂其他因素,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并不纯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杨甲和毕乙是松狮犬和泰迪犬的饲养人,两只狗在追逐中导致徐丙受伤,即两只狗实施了加害行为造成了徐丙身体权、健康权受损害的后果,该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杨甲与毕乙应承担侵权责任。但徐丙自身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而该因素又加重了损害后果。杨甲与毕乙对徐丙自身因素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二:
于甲饲养了一只法国斗牛犬。
2019年十一国庆假期,于甲全家外出旅游,所以将法国斗牛犬寄养在A宠物服务有限公司。于甲与A公司签订《宠物寄养协议》,寄养期间为2019年10月2日至2019年10月15日,于甲支付了1920元寄养费,寄养费包括住宿、基本健康检查、房舍清理、每天安排户外活动等。协议还对每日宠物犬喂食、散步等情况进行了约定。
2019年10月11日下午5时左右,A公司工作人员带该斗牛犬外出散步。斗牛犬突然挣脱牵引绳跑到人行道上。
刘乙是孕妇,此时正在人行道上活动。斗牛犬突然窜出,将刘乙扑倒。刘乙被送往医院,经诊断“阴道流血、排液”。后刘乙在医院进行保胎治疗。
出院后,刘乙向于甲及A公司索赔,于甲及A公司均不同意赔偿。刘乙将于甲和A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6820.7元、误工费37892元、营养费393元、护理费9116元、精神损失费10万元。
A公司认为刘乙主张的各项费用过高。除了医疗费以外,其他费用都不同意赔偿。于甲认为,虽然是他的狗的原因导致刘乙受伤,但刘乙受伤发生在宠物犬寄养在A公司期间,A公司作为管理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于甲虽然是宠物犬的饲养人,但事发时对宠物犬无法管理和控制,故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于甲已将宠物犬交由A公司寄养,A公司即为该犬的管理人,在此期间宠物犬导致刘乙受伤,A公司作为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经核算,刘乙的经济损失为医疗费6820.7元,误工费3720元、营养费393元、护理费1050元、精神抚慰金2000元。法院判决A公司赔偿刘乙13983.7元。
刘乙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刘乙作为孕妇被狗扑倒,精神上受到严重惊吓,一审法院确认的精神抚慰金数额偏低,结合侵权的具体情节和刘乙的伤情,将精神抚慰金调整为5000元。
案例三:
2019年9月20日,叶甲与数人一起在某公园的草坪上遛狗。王乙也加入其中遛狗。
叶甲的狗与王乙的狗都属于大型犬。王乙的狗进入草坪后就与叶甲的狗撕咬起来,叶甲为制止两只狗撕咬,就上前将两只狗分开。在这个过程中,王乙的狗将叶甲咬伤。叶甲经医院诊断为左小腿狗咬伤3级,共花费医疗费7752元、交通费1000元。
叶甲与王乙协商未果,叶甲将王乙诉至法院。
王乙不同意赔偿,他认为自己没有过错。王乙说,叶甲的狗没有牵引存在明显过错,并且是叶甲的狗先挑衅导致两只狗撕咬。案外人李丙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了牵引绳,所以案外人李丙也应承担责任。另外,叶甲具有重大过错,两只大型犬撕咬,本身就具有高度危险性,叶某前去制止被狗咬伤,自身具有重大过失,应自行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争议焦点为王乙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及叶某是否具有重大过失。
王乙饲养的狗将叶甲咬伤,王乙应赔偿叶甲的合理损失。关于叶某是否存在重大过失,法院认为叶甲和王乙饲养的都是大型犬,两只大型犬撕咬起来后,不仅会给双方造成财产损害,对周围围观的人及其他犬只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叶甲为了制止这一危险状态,主动将两只狗分开,其主观不具有重大过失。
法院判决王乙赔偿叶甲医疗费7752元、交通费1000元。
法官说法:
该案件涉及饲养动物致害责任中的抗辩理由问题。
《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
受害人过错是法定的免责事由。动物致害责任是特殊的侵权责任,通常情况下适用于无过错责任,即无论动物的饲养人、管理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饲养动物侵权责任是严格责任,受害人过错抗辩的适用标准及条件都比较严格、门槛较高。
《侵权责任法》中受害人过错作为抗辩事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害人故意,主观故意是比较严重的过错形态,具有不可宽宥性。如果受害人故意挑逗、刺激动物导致其实施加害行为,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可以免除或者减轻责任。
二是受害人有重大过失,如果受害人只是具有轻微或者一般过失,就不能减轻或免除动物饲养人管理人的责任。至于何种过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过失、何者属于轻微或者一般过失应结合具体案件分析。
在上述案件中,两只大型犬撕咬,叶甲应能够预见在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的情况直接将两狗拉开的危险性,所以在该事故中叶甲具有一定的过错,但未达到重大过失的程度,不能排除王乙的侵权责任。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下,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九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及第八十条“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在两种情形下,饲养人或管理人违反饲养动物的管理规定,本身具有一定违法性。若发生饲养动物致他人损害,应加重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责任。
所以,在这两种侵权责任中,受害人的重大过失不能成为抗辩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