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郝蓬,一名在海淀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6年的女法官。
郝蓬刚入院时,被分到了诉调中心,也就是现在的立案庭。当时院里正推行繁简分流改革,简易民事案件能调则调。年轻的她有朝气、肯下功夫,跟着师父从一点一滴开始学,学习调解办案,学习和当事人沟通的方式技巧。
6年后,她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开始独立办案。2011年,她被提拔为副庭长。俯身躬行在民事审判岗位,转眼就是20多年。
郝蓬累计审理了近7000件民事纠纷,婚姻家庭、收养继承、买卖借贷、合同租赁……各种各样、复杂繁琐的案子她都审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也都见过。
提到民事审判,不得不和琐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联系在一起,民事法官似乎每一天都活在别人的故事里。郝蓬坚守在三尺法台之上,穿插在人性和真相之间,在善恶是非的碰撞中,维护着公平正义。郝蓬审理过不少离婚案,也见证了结婚证的变迁,从曾经的奖状式,印着鸳鸯戏水等吉祥物,色彩鲜艳的婚书,到返璞归真的护照式,印着烫金的国徽,庄重大方的红咖啡色小本本,她一度养成了收集结婚证的习惯。
以前离婚是物以稀为贵,争电视、冰箱、洗衣机,甚至是锅碗瓢盆、筷子和汤勺。现在是争财好胜,争房子、车子和家产,当然还要争抚养权。
真实的生活,远比八点档的电视连续剧精彩。
郝蓬见过放荡不羁爱自由,铁了心要离婚的;也见过心怀执念、毫不动摇,抓住爱情不撒手的;
见过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一言不合就起诉,嘴上互不相让,眼中却仍有浓浓爱意,过后笑着来撤诉的;也见过小两口闪结闪离,在法庭上说说笑笑一拍两散,好聚好分的;
见过本着为了孩子的宗旨,一直将就到高考后的老夫老妻,隔天就来离婚的;也见过每次都能甩出更多证据,房产越争越多,标的额越争越大,在法庭上撕破脸皮的......
曾经有一对夫妻,离婚协议上写明女方自愿将房产、财产归男方所有,两人在法庭上也达成了共识。本以为是好聚好散,各自开启新生的美好愿景,可没过多久女方便频繁闹访,想要重新分割财产,声称男方早就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了第三者,一切都是男方的筹谋。女方不光自己来闹,还带着父母来闹,后来父亲过世,就抱着父亲的遗像来闹。
以前郝蓬时常感慨师父能对症下药,三言两语解决纷争,让人心悦诚服。随着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岁月的积淀,她也越发从容淡定,能一眼看透婚姻中的矛盾点。
郝蓬说有的夫妻在法庭上剑拔弩张,却仍有重归于好的希望,因为他们在乎彼此。有的平静如水,相视一笑却早已貌合神离。
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富强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和睦幸福。审案子一定要有耐心,有细心,有同理心,更重要的是有责任心。
郝蓬曾收到过锦旗,收到过感谢信,可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为她写的一首歌,歌名就叫《好法官》。这是一起遗嘱继承案,老奶奶是外地人,和老伴再婚后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一直由她来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起居,直到老伴因病逝世。遗嘱上清楚地写明两套房子,一套留给老奶奶,一套留给儿子。从未尽过赡养义务的儿子,却将老奶奶诉至法院,要求平分属于老奶奶的那套房。理直气壮来抢房的儿子,在败诉后仍不服气,二审维持了原判,让他败兴而归。
老奶奶很受感动,因为郝法官托起了正义的天平,让孤身一人的她在北京也能老有所居。她不光写了感谢信,还特意为郝蓬写了一首歌,唱录刻成光盘,送给了她。
郝蓬说:“我是一个简单的人,只想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办案,我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当事人,真正做到无愧于心。”
开庭时的郝蓬神情专注、逻辑清晰、专业严谨、气场十足,用一个字形容飒。这跟多年下来积累的经验有关,更离不开她做的充足准备,她是能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代言人,开庭前仔细阅卷,把争议焦点列出来,即使案情再复杂,证据材料摞成小山一般高,她也能从中捋清思路、拎出重点,开庭时绝不拖泥带水。
郝蓬说审案子不能一味地求数求速,还要求质,我要让案子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可在郝蓬身上,却仿佛是把美工刀,她完美诠释了何为逆生长。在她身上,看不到疲惫感,永远都是笑意盈盈、元气满满,每天辗转在法庭和办公室之间,步伐轻快有力,干劲儿十足。
工作之余,郝蓬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她是我院羽毛球队的主力,曾参加过北京市民羽毛球挑战赛、“佛雷斯杯”北京市第十届职工羽毛球联赛等多项比赛。
她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和年轻人们毫无代沟,在拼多多上养牛,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里种树。她经常分享在拼多多上砍到的平价好物,在抖音上看到的做饭视频。
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今年,郝蓬获得了海法精神传承奖。
她说转眼间,入院已是26年,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也曾有过迷茫和疲惫,但温暖的集体和组织总是能带给我力量。我热爱海淀法院、热爱东升法庭、热爱每一个和我并肩作战的海法人。
我也很期待刚刚C位出道,亦温柔亦霸道的民法典,还有更多未知等待着我去探索学习,路还很长,我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