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买卖纠纷陷入举证难,别怕,一切都有法律来帮忙解决。近日,在安康市石泉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精心查证下,一起长达15年的农村房屋买卖纠纷得到妥善化解,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给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课。
家住石泉某镇王某于2002年2月举家搬往外地居住生活,临走时将自家两间房屋卖给了堂弟王小某,按照农村习惯,王某还将自己承包的11.7亩土地转租给了王小某,当时因为是堂兄弟关系,双方并没有签订协议,王小某按照口头协定支付了王某1500元购房款后,双方交易达成。
不过就因为当时没有做妥当,后续给王小某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甚至为此差点急白了头。2003年2月,因为王某已经不在村上,经过王小某本人申请和村组商议,按照方便管理的原则,将11.7亩土地承包给了王小某。
王某在外地生活几年后,于2006年6月不幸亡故。而王小某也从改善居住环境出发,将原有的房屋包括购买的堂兄房屋拆除建了新房。因为这些年修房等因素根本没有多少积蓄,且几年前因为一起意外事故导致王小某残疾,家庭陷入困顿,还被评为村上的贫困户。
正当王小某受到各方帮助一心一意准备致富奔小康的时候,意外再次降临。2017年,已经离开家乡15年的嫂子张某回到了村上,第一件事就是向王小某索要房屋土地,声称当时房屋土地并没有卖给王小某,并扬言要么给其4间房,要么赔偿5万元的损失,不然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王小某万般不愿,但苦于没有证据,而堂兄也已经去世多年,当初是否形成房屋买卖合同难以证实,张某的要求是否合理无法反驳。但王小某坚持该房屋是自己购买,且拒绝了张某的所有要求,双方矛盾由此引发并日渐加重。张某随后四处上访,虽经多方劝解,依然毫无效果。最终在相关部门引导下,张某一纸诉状将王小某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自己房屋和土地。面对如此境况,法律知识欠缺的王小某真是一筹莫展,于是找到司法局驻村法律顾问寻求帮助。在法律顾问的热心帮助下,王小某走进了县法律援助中心。中心了解情况后为其指派了148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徐开户为其诉讼代理,全面处理王小某的应诉等相关工作。
徐开夫在接受指派后,经过认真分析案情,认为本案主要争议存在于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成立?房屋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是否交付?买房方是否给付房屋价款1500元?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是否有第三人在场?是否有间接的知情人?房屋是否系夫妻共同财产?王小某的拆除重建行为是否合法?
为了厘清这之间的法律关系,徐开夫抽丝剥茧,立足证据搜集和组成证据链,由此来驳倒对方,维护王小某的合法权益。经过走访群众和当事人、见证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拿到了第一手证据材料,并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核查和梳理,最终固定了相应证据。
为了方便诉讼和传唤证人、调查证据,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积极和县法院沟通协调,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在王小某所在的村委会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中,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申请了多名证人出庭作证,抽丝剥茧查清了事实真相,有力地驳斥张某诉求。法院也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法规,依法作出判决,驳回了张某一切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由张某自行负担。一场留证较少的房屋买卖纠纷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细心、耐心和用心下得到了妥善处理,有力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