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历时四年的执行积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心系群众”的理念。
据了解,于某酒后与韩某发生口角,将其头部打伤。经医生诊断,韩某系重伤二级,生活不能自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7年并附带民事赔偿义务。韩某因后续治疗费用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被告于某赔偿原告韩某医药费、误工费等9万余元。因被告未按生效判决进行赔偿,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于某在监狱服刑没有固定收入;经网络查控,法院也未发现其财产线索。承办法官包瑞随即调查了解被执行人情况,走访被执行人住所地、居委会及街道,均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一度陷入困境,该案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考虑到申请人瘫痪在床,生活确实面临困难,执行团队并没有放弃对该案的追踪关注。包瑞为申请人提出申请司法救助的建议,并第一时间准备所需材料。同时,包瑞持续给被执行人亲属做思想工作,从申请人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被执行人出狱后的未来生活入手,耐心劝导、释法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积极主动履行民事赔偿给付义务,有利于被执行人减刑。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被执行人终于答应履行义务并积极筹措钱款。至此,案款如期发还申请人,这起长达四年的执行积案得以成功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