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不熟悉的枪,没有他看不明白的子弹,没有他捕捉不到的痕迹……作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入党67年、从警66年,一路走来,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潜心钻研、奋战一线,勤勉敬业、屡建奇功。
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白宝山袭警案,张君、李泽军系列抢劫杀人案等惊天大案破获的背后,都有崔老智慧的身影;一项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发明专利,一大批叱咤警界的刑事技术精英,无不凝结着崔老对事业的执着、对后辈的感召。他的身上,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感染和激励着广大公安民警以真心践初心、以担当赴使命,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务实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赤诚。
一帧一帧比对作案枪支的模糊影像推算枪支类型、收集200人剪下的指甲一一观察游离缘竖线、连续工作9天9夜比对一枚疑难指纹、八旬高龄带着眼伤3天3夜不眠不休为侦破案件提供关键证据……作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自1955年从警,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已经超过了7000件,经他亲自办理的重特大案件中的痕迹或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有1200余起。这66年里,崔道植鉴定的罪案痕迹无一错案,而这背后,是远超7000次的艰难比对,是远超7000次的推倒重来。
上世纪70年代,哈尔滨铁路局保卫处一民警丢失了一把手枪。此后不久,另外一位民警被人持枪打伤,但嫌疑人伤人后带枪逃逸。办案人员想确认嫌疑人伤人用的手枪是不是就是此前铁路局保卫处民警丢失的那把枪,但没有样本进行考察比对。
“丢这把枪之前,在哪儿打过没有?”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崔道植问道。民警说“在自己家菜窖里打过”,崔道植喜出望外:“那太好了,赶紧挖那个菜窖。”
这一挖,挖出来12枚弹头。崔道植在显微镜下一枚一枚地看,比对结果有9枚是同一把枪打的,剩下3枚是另一把枪打的。崔道植把这些弹头分别和案发现场的弹头比对,9枚的和案发现场的弹头结果显示同一。崔道植给出结论:“就是你们丢的枪!”
然而崔道植的鉴定结论被当时的专家否了,认为从送检的样本来看,不应该是同一把手枪打出来的子弹。面对质疑,崔道植没有就此罢休——原来已经比对了5天,接下来又看了16天。为解决这个鉴定难点,崔道植反复做射击实验,最后确定自己的结论没有问题。
巧合的是,偷枪伤人的嫌疑人在崔道植第二次出具鉴定结论的第二天即被抓获,那把丢失的手枪也被缴获了,正好印证了崔道植的鉴定结论是正确的。
在2001年崔道植发明枪弹自动识别系统之前,枪痕比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认认真真地下“笨功夫”。一把枪的膛线会被磨损,弹壳弹头上留下的痕迹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崔道植用一把枪击发3000发子弹,然后一个一个照相,从第1发到第100发,再从第1发到第3000发一一比对,然后记录下痕迹变化规律。
1991年11月,黑龙江省讷河市破获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杀人、抢劫、强奸案。以贾文革、徐丽霞等5人组成的犯罪团伙,疯狂作案一年多,先后杀害42人。案件刚浮出水面的时候,崔道植在黑夜里一路颠簸6个小时从哈尔滨来到讷河,自现场勘查启动开始,一刻未曾离开。
深夜打开贾文革家菜窖的时候,一个又一个被害人的脚暴露在勘查灯下,拽出一双脚就会拽出一具尸体。所有尸体高度腐烂,腐烂的气味又臭又浓,常人难以忍受,勘查人员都要用氧气袋吸氧才能继续工作。崔道植组织清理物证细之又细,勘查工作持续了20多天,所有参与当年勘查工作的人员都清晰记得,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里,崔道植自始至终都坚持在现场。
尸体上有衣服,有的还有手铐、脚镣,还有被人勒死时留下的铁链、绳子等。崔道植立足痕迹学角度,逐一确认衣服特征,以及捆绑方法、手铐、脚镣、绳子等特征。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证,崔道植又戴着口罩,拿着筛子,把现场土壤能筛的都筛了一遍,甚至连贾文革家的猪圈,他也用筛子把已干化的粪便重新筛一遍,找到了药瓶等很多犯罪物证。而这些扎实的现场勘查证据,成了定罪量刑的决定性因素。
但凡是可能和犯罪相关的元素,都是崔道植研究的一部分,崔道植是公认的全才。崔道植的“成功秘诀”也很简单——专注+敬业。这四个字概括了崔道植一生的工作特点,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让崔道植从一名普通刑事技术民警成长为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1981年,崔道植在培训学员。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见证了中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历程。1955年,崔道植从志愿军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安厅,他所做的第一次痕迹鉴定,是一根被剪断的电话线,当时已经初步认定是钳子剪断。
崔道植仔细观察现场发现的电线断头,肉眼看断面非常光滑,竟然看不出摩擦的线条来,但在显微镜底下看,却有一条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的纹路。崔道植认为这根电线不像钳子剪的,应该就是平常使用的剪子。根据崔道植的意见,侦查人员锁定了嫌疑人,并从其家中搜出了一把剪刀,但电话线是不是被这把剪刀剪断的,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崔道植便用剪刀反复剪铅片,再一次次把铅片上形成的痕迹和现场的痕迹进行比对。5天,就琢磨这么一件事。崔道植一点一点对,比对两边形成的擦痕线条是不是都一样,粗细、间隔、高低是不是都一样。当比对出某个一致细节的时候,再放大倍数看,同一认定的结果越来越清晰,最后确定只能是一把剪子剪出来的。
鉴定结果对案子侦破起了很大作用,是最为关键的证据,这次勘验也让崔道植明白了,自己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证据服务,而从事这项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此后,崔道植先后到当时的中央民警干校(现中国刑警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院校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数学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静下来,认认真真地下“笨功夫”,一直贯穿着崔道植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始终。
2003年,崔道植在和同事研究疑难案件。
2013年,崔道植已经79岁。那一年,吉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来到黑龙江研究一起跨省系列案件,由于怀疑其中有一起发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地区,因此需要拿出准确的鉴定意见与系列案件并案。当时所涉案件属于双城,归哈尔滨管辖,最初仅由哈尔滨市公安局侦查。经过一系列研究,双城案件基本上被串并成功,但是在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出现了问题——无法确定双城案件中嫌疑人使用的枪支与吉林案件是同一个枪种。这时,哈尔滨市公安局又请崔道植出马了。
79岁的崔道植,从早上8点多来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整整工作了一天。当时主要有两个疑难枪弹痕迹,在形成痕迹的先后顺序上刑事技术人员意见不统一,无法确定。当天晚上回到家,崔道植继续研究,直到第二天早晨5点,终于鉴定成功,结果显示:一点问题也没有,可以百分之一百并案。为了这个鉴定,他一夜都没有休息。
对于崔道植来说,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他觉得每破一起案件,每攻下一个难题,自己就年轻了一回。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无悔。正如崔道植青年时期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热爱的,因为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他写下了对党的无限感激,也写下了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而这份初心,给予了他支撑一生的力量。
崔道植在公安刑事技术领域辛勤耕耘60余年,在职期间每年负责检验鉴定和现场勘查的案件多达百余起,一年中有近300天的时间在外工作。退休后,他不移其志、坚守岗位,即使80多岁高龄,依然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先后完成100余起疑难命案痕迹检验鉴定工作,为成功破获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福建厦门特大持枪杀人案等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崔道植在研发新装置。
崔道植像极了一名时刻准备着的战士,只要组织有召唤、只要工作有需要,耄耋之年的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冲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中。崔道植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给党。”崔道植父母早亡,他说自己是“党养大的孩子”。听党话,跟党走,完成好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成为崔道植一生的执着信念和精神力量。
公安刑事技术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崔道植并不孤独,他收徒传艺,将毕生所学和积累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作为崔道植的学生,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民警张巍一直在崔老言传身教下成长着。“我将坚决传承好崔老师‘不忘党恩,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努力践行重要训词精神,争取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张巍说。
如今,黑龙江省公安厅实施的“道植计划”以崔道植为标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级公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化施工、项目化管理,引导带动黑龙江广大公安民警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培植培育一大批敬业、乐业、专业的崔道植式技术人才,推动全省公安事业以科技赋能、靠科技打赢。”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毅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号召。
8月25日,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收听收看“云”报告会。(黑龙江省公安厅供图)
号召之下,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四大队大队长齐朝阳奋发向上。“我要以崔老为榜样,积极践行‘钻研、刻苦、执着、敬业、奉献’工作理念,不断砥砺初心、洗礼思想,提升能力、干好工作。”齐朝阳说。
崔道植就是这样的“传奇”,他已然成为黑龙江公安民警的精神标杆,为广大公安民警提供着“精神导航”,指引广大公安民警将“道植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动能”。正在经受病痛折磨,在党组织的关怀帮助下,又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和斗志的七台河市公安局桃南派出所民警刘欣表示,看到崔老87岁高龄仍在忘我工作、默默奉献,我深受感动,我要从崔老身上汲取前行力量,不惧苦难,不懈奋斗。
回望崔道植刚参加工作时,刑事技术这个警种刚刚起步,困难重重。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股精神,开始了艰苦的拓荒。而后,为了公安刑事技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他又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精英。
“身为一名黑龙江刑技民警,崔道植一直是我的榜样。”崔老的言传身教,令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DNA检验大队大队长高馨玉受益匪浅。“多年前,我在参与侦办讷河‘10·26’系列杀人、抢劫、强奸案时,检验组的组长正是时任省厅技术处处长崔道植。工作现场的条件极差,但崔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深深触动着我。”高馨玉说。
在崔道植的影响下,他的3个儿子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从警之路。小儿子崔英滨更是子承父业从事刑事技术工作。
在崔道植的影响下,崔英滨子承父业。
在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崔英滨循着父亲的脚步,感受着父亲的执着力量。如今,崔英滨已在刑事技术这条路上走过了23个年头,检验痕迹物证2800余件,为近百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提供了直接依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国百佳刑警等称号,还获得了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崔道植,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老师。这些年来,父亲对我的影响,除了工作上的指导外,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在他的影响下,我养成了认真、细致、不怕苦、不服输的工作作风。”崔英滨说。
崔道植以他特殊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着自己的家庭。他的工作作风60余年如一日令人敬畏,在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攻坚的关键时刻,已经82岁的崔道植一路火车赶赴甘肃,心里深处的想法是想为国家节约经费。
“只要时间允许,崔老执行公安部的出现场任务,从来不坐飞机,为的是给国家节约经费。”公安部刑侦局处长柳佳说,“崔老上下火车,从来都是自己乘地铁、坐公交,拒绝任何人接送。”
“母亲和我们兄弟三人,都是从心底里敬畏父亲的,虽然对他老人家曾有很多误解和不理解,但我们始终知道父亲是在做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却学不完的东西。”崔道植长子崔成滨说。
“给他当儿子,连埋怨他的资格都没有,他对事业的忠诚和所有的身体力行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二儿子说。
这位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刑侦一线上战斗了一生的男人,从未被任何困难打败过,唯独提起妻子金玉伊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哽咽,眼泪中饱含的是与妻子聚少离多、没能时时相伴的亏欠。
崔道植对妻子爱得深沉。妻子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后,他专门带着妻子到拉林河——他们谈恋爱的地方,走过一处处满是他们回忆的地方,哼唱着专属于他们青春爱情的歌曲《没有门牌号的客栈》,崔道植竭尽全力,希望能唤醒妻子的记忆,然而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
2020年1月,崔道植的妻子金玉伊永远地离开了他。没有工作任务时,他总是静静地坐着,望着窗台上妻子亲手种的向日葵发呆。因为妻子说过,他就像一缕阳光,盆里的向日葵就是他们的三个儿子——他们爱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