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舆情 > 政府合同管理,滨州这样做!

政府合同管理,滨州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1-11-13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日,滨州市司法局根据在政府合同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滨州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从政府合同磋商启动、合法性审查、签署备案、合同履行和纠纷处理等五个环节进行全流程规范,聚焦政府合同“怎么启动”“怎么审查”“怎么签署”“怎么履行”“怎么化解纠纷”等难题,做好政府合同管理。

  聚焦磋商启动

  把好政府合同“起草关”

  《办法》规定,凡是以市政府名义订立合同的,在合同启动前需事先报请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同意。未经审批同意,不得擅自启动合同磋商、起草等有关工作。强化合同文本起草管理,合同承办单位不得将合同文本完全交由合同相对方拟定,国家、省、市已制定合同示范文本的,应当以合同示范文本为基础进行充分协商。所涉项目无合同示范文本,基本条款、各方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应当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磋商和起草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根据需要邀请其参与。

  聚焦前置内审

  把好政府合同“审查关”

  《办法》规定,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政府合同,一律不得订立。以市政府名义订立的政府合同,合同承办单位将合同文送市政府合法性审查前,应当履行以下主要程序:(一)核实情况。包括合同相对方身份和合作项目的真实性、可靠性等情况。(二)评估论证。对政府合同内容约定事项涉及法律、经济、技术、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必要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或者涉及重大、疑难、敏感事项的,应当邀请有关专业机构、专家进行论证,并征求法律顾问或者公职律师意见。(三)征求意见。合同内容涉及其他部门、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并按《滨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完成会签。(四)合法性审查。承办单位法制工作机构或承担法制审查工作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合同相对方主体资格、合同拟定程序及合同文本的合法性、合理性等进行审查,形成书面审查意见。

  聚焦用印备案

  把好政府合同“签署关”

  《办法》规定,以市政府名义订立的政府合同,经合法性审查后,合同承办单位应将合同文本送审稿、市司法行政部门审查意见等资料,报送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集体研究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合同内容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按程序提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委常委会研究。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形成合同正式文本。由合同承办单位提报市政府办公室按程序运转,报送市政府分管领导或市政府分管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同意后签署并用印。建立政府合同备案制度。《办法》规定,以市政府名义订立的政府合同,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由合同承办单位提报市政府办公室运转,报送市政府分管领导或分管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同意后签署用印。合同订立后10个工作日内,报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聚焦跟踪调度

  把好政府合同“履行关”

  《办法》规定,政府合同订立后,合同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合同约定。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全面跟踪调度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向市政府或者所属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未能按期完成合同进度的,应当及时分析原因,上报处理意见。合同承办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适时对合同效益进行阶段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合同继续履行、变更或者终止的依据。政府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可能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或者所属单位报告,并积极主张权利,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合同风险的发生。

  聚焦纠纷化解

  把好政府合同“纠纷关”

  《办法》规定,政府合同发生纠纷时,应当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经协商或者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未能协商或者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属于行政协议范畴的,争议解决按照行政协议有关规定办理,其他政府合同应当及时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解决。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未经集体讨论决定及法定审批程序,不得放弃政府、部门的合法权益或者增设己方义务。政府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全面收集证据。依法向对方当事人发出中止、变更、转让、解除合同及声明对方违约的通知,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对方,并保留送达证据。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361/202111/f897aadc-22fa-4327-9234-8c53bfc0160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