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
《说文解字》:“卑,贱也,执事也。”卑与贱,开始的时候,说的并不是人品差,而是身份低。执事,就是干活;干活的人,为什么就低呢?这可能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相关,也可能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相关。从人的身份出发,“卑”字不断引申,向人的地位、人的素质、人的见识、人的姿态等各个方面延伸。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所谓“便宜事”,可能就是从前如何如何,圣贤如何如何,天花乱坠,洋洋洒洒,估计都是些高大上的“励志”内容。汉文帝听得不耐烦了,就说“卑之,毋甚高论”,意思是让张释之调门放低一点,平实一点,接地气一些,不要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于是,张释之讲了秦汉之间一些事,说明秦为何失天下,而汉何以兴起,赢得了汉文帝的赞许。
由此可见,“卑”也并不像一个贬义词,而与之相反的“高”,则面目可憎,让人生厌。
常言道:“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所谓“清谈”,就是貌似高明,实则妄论;貌似高深,实则空谈;貌似头头是道,实则纸上谈兵。所谓“实干”,不就是“执事”吗?执事者各执其事,人有事干,事有人干,何事不成,何业不兴?“坐而论道”高在何处,“起而行之”何卑之有?
“卑”与“尊”、“贵”与“贱”、“高”与“下”等等,并不是单纯的价值问题,有时也是价值观问题。韩愈《师说》说得好:“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卑”有时也用作谦词。现在很少有人说了,但能说明一个普遍的问题:同样的字,同样用在你身上,你自己说出来和别人说出来,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