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宁都县检察院强化能动履职,认真做好“融点、合链、联网”三篇文章,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 一是“外部+内部”,打造司法办案“融合点”。持续深化系统观念,强化内外联动,健全完善线索移送、信息互通、业务会商等机制,促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融合发展。强化外部协作,与公安部门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与信息通报机制的实施办法,规范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询问、生物样本提取、心理疏导、救助工作程序,对涉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18次,提供心理疏导与测评20余人次;推动形成“公益诉讼+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线索移送机制,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注意审查涉罪未成年人和被害人是否纹身,案发前后是否进出网吧、酒吧、宾馆等场所等情况,联动办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5件;推动形成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无缝接力救助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3人,发放救助资金2.19万元。 二是“教育+监督”,完善检校联动“保护链”。以督促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落实了县城与乡村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检察长带头组织24名检察官担任全县106所中小学、职业院校“法治副校长”。结合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段群体学生的不同法治需求,准备不同类别的法治课程供学校自主选择,内容涵盖青春期保护、远离校园霸凌、毒品犯罪预防、“两卡犯罪”等内容,宣传覆盖13万余名学生,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细。加强与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协作配合,落实教职工入职查询制度,对新入职教职工查询2133人次,并形成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对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强奸、猥亵、暴力伤害等侵害强制报告5次。 三是“办案+调研”,构建社会参与“共治网”。加强与教育、市场监督、社会团体等部门或组织的沟通协作,合力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1+5>6=实”。积极构建社会参与体系建设,与民政、教育、妇联、关工委、团县委等单位共同会签《关于设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的意见》,在该院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协同参与对涉案未成人开展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亲职教育、考察帮教等工作20余人次;深入推进监护督促令工作,针对案件办理工作中发现的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依法严格履行监护义务的,发出督促监护令45件,帮助复学转学3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0人次,让家庭成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责;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2022年3月针对校园周边刮刮卡、盲盒等赌博性质的产品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向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检察建议开展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35人次,检查学校周边经营户282家,下达监督意见书55份,对涉嫌批发销售博彩卡片的违法行为立案2起,对校园周边涉嫌销售博彩卡片的违法行为立案3起,没收博彩卡片38份,该案例入选江西省第二季“新时代检察故事汇”办案故事题材。在办理该案的基础上,落实“检察建议+调研报告”工作要求,撰写了《加强校园周边“微赌博”商品治理的调研报告》,围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净化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的对策建议,呈送县人大常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促进源头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