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丹心映天平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打造新时代司法为民新名片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苏圣彬
公平正义是法院工作的永恒追求,人民满意是法院工作的最高标准。
2022年,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落实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截至12月20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016件,同比上升3.9%;办结10184件,同比上升8%;员额法官年人均结案248件,结案率、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撤诉率等多项审执质效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执行合同”指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优化升级司法服务营商环境举措。全市首发《信用修复证明》,该院执结的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被福建高院列入诚信兴商典型案例。依法妥处商事纠纷,审结买卖合同纠纷574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审结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纠纷等758件,创新引用“要素式审判”模式,挂牌成立全市首个山区“金融司法服务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前置指定破产管理人,推动“执转破”衔接,审结破产案件13件,涉及破产债权11.3亿元,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
出台《关于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部门力量下沉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推进“三官一律”下村挂钩帮扶。25名法官试点挂钩全区50个村居,通过莆田基层治理平台进行事件采集8件,录入工作日志22条,力求将基层村居矛盾化解在诉前。与涵东街道、江口侨联先后开展“机关+社区”“党支部+侨联”结对共建,在联动联调、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网格送达等方面深化合作,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小单元”,构建“法院+村居”涉法维权网络。
助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推进生态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涉环境资源类案件10件。继续探索恢复性司法,创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巡山护鸟等生态修复机制,督促被告人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73.7万元。推进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共建,与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联合设立“木兰溪入海口(三江口)生态保护驿站”。强化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在江口镇蒜溪沿岸设立古村落司法保护宣传基地,挂牌成立夹草堂生态司法文物保护教育实践基地,建立“生态司法+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深化“生态司法+审计”,全市唯一一篇司法建议入选“全省法院十大精品司法建议”。
4月12日,涵江法院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涵江检察院等单位前往涵江江口镇东大村、官庄村,对涉林生态案件补植复绿现场进行踏勘
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审结涉港澳台侨民商事纠纷90件,办理涉外司法互助25件,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健全“12345”多元解纷机制,打造“集中规范审理、多元纠纷化解、司法职能延伸”的涉侨审判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央统战部等五部门调研座谈会上作介绍,在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省高院《每日快讯》上刊发,并入选省高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江口法庭候选省法院“最美法庭”,《以“侨”为桥》宣传片入围全国第九届“金法槌”奖,并获“10万+”阅读量。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审结仙游县行政诉讼案件116件,办结涵江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4件。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84件,接受行政机关来电来访咨询30余次,向仙游县政府发送司法建议,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参与我区涉及土地资源、社会保障、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等重大项目工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全面梳理养老诈骗线索,制定《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严打高压态势。严惩“以房养老”“投资养老”、保健品坑老等养老诈骗犯罪,审结莆田市首例“假古玩”养老诈骗案,发出全市首份涉文化市场司法建议,入选省法院第二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为118名涉养老诈骗被害人追赃挽损302.3万元,依法守护老年人“钱袋子”。在群英社区、囊山森林公园等地开展养老诈骗普法宣传活动17场次,发放宣传册800余份,并发布涉老微动漫《守好养老钱袋子》,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常态推进扫黑除恶
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参与公检法涉黑恶案件会商3次。审结全区首例未成年人涉恶势力团伙犯罪和全区首例涉恶势力“裸聊”犯罪案件,该院刑事审判庭获“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体三等功”。促进长效常治,针对教育、文旅、治安等领域存在问题发出司法建议5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
审结涉外刑事案件2件10人,全市首次法检两长同庭审理涉缅北偷越国(边)境犯罪案件,维护国家安全。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案件47件。审结故意伤害、盗窃、抢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案件101件,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知识产权案件32件,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案件123件。速裁全市首例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保护群众生命安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415人,缓刑适用率51.1%,全市首家组织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听证会。完善轻刑案件“三快速两集中”办案机制,引入轻微刑事案件48小时速裁程序,加快推进十类案件“一站式”快速办理。
涵江法院公开审理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这是全市同类案件首次由法检两长同庭审理
织密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
贯彻实施民法典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审结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涉民生案件5699件。审结婚姻家庭纠纷446件,联合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妇联等单位,设立家事调解基地、涉侨“幸福婚姻驿站”和全市首家涉侨婚姻家庭调解工作站。与区检察院、妇联联合设立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全市首发在行政案件中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持续推进“道交一体化”平台,审结机动车损害赔偿纠纷273件。妥善化解劳动争议,加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劳动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为劳动者追讨欠薪235.8万元。
7月29日,涵江法院联合涵江检察院、助涵社工一同前往庄边镇萍湖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法治宣传活动
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
运用智慧法院成果,深化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律师服务平台、人民调解平台、远程提讯等线上平台对接,努力实现“一门进一网通一码清一次办一地解”。深化便民诉讼服务,提供现场、上门、自助、网上、跨域等立案服务,引进邮政集约、电子、邮寄、自取、外送等多样送达方式,12368法院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2337件次,推进建设集约集成、在线融合、普惠均等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聘任55名特邀调解员、20名家事调解员、2名台胞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263件,诉前成功调解案件3241件,有效推进诉源治理。
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997件,执结4659件,执行到位标的6.6亿元。规范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工作流程,促进执行难源头治理。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与区公安分局共同制定《关于执行案款直发流程的合作备忘录》,促进涉刑事财产执行案款直发和随案移送,提升执行效率。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灵活采用“活封”“换封”、暂缓强制执行等方式,促进放水养鱼。与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全市首创“执行+慈善”工作机制,发放慈善救助款3000元。开辟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等9类民生案件的执行“绿色通道”,执行到位金额973.7万元。开展“春雷”行动、涉金融案件集中拘传、“八闽护薪”、腾退交付不动产等专项行动,共拘传14人、查封房产800余处、扣押车辆91辆、执行到位1407.9万元。
筑牢政治忠诚
融合推进“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省委部署的“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辅导讲座3场,通过开设学习专栏、集中学习研讨、党课辅导等“党建+”学习形式,确保该院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通过“两微一端”发布信息2025条次,引导干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化先进典型引领,全院3个集体、7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提升司法能力
提升培养干警素能,组织“闽法课堂”名师讲坛、人民法院大讲坛、年轻干部素质提升班等各类培训930人次,开展领导干部交流、轮岗轮训、院校共建、中层干部选拔等多种方式,建立该院典型培育苗子信息库,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入额遴选、择优选升员额法官5名,干警职级晋升19名,健全干警职业保障。开展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讲座、青年读书、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出台食堂改造、职工子女暑托班、职工疗休养等10余项暖警爱警举措,激发干警干事创业动能。
深化文明创建
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组织参与文明宣传、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230人次。深入防疫一线,主动对接挂钩村居,组建院疫情服务志愿队,开展防疫志愿活动。创建“为民办实事”示范法院,推出涉农法官工作站、山区流动生态司法宣传基地、“民生执行”专项行动等84项便民利民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建“萝苜田普法研学基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家庭教育宣传周”“宪法宣传周”等各具特色的普法宣传活动41场。
坚持廉洁奉公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通过先进典型学习、警示教育、旁听庭审等方式,做到警钟长鸣。坚持制度治院、依规治院,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充分运用“三个规定”报告平台、“清风系统”、审判执行信息系统等,持续规范整治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违法暂予监外执行、有案不立、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问题,全面推进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