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 护航成长
——连江县检察院运用“督促监护令”督促家长履职管教
□记者 周雯 通讯员 林秀贞
“现在跟孩子说话都很注意,就是您跟我说的‘非暴力沟通’,也会多关注他的生活日常,还有他的情绪。”近日,连江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在对涉案未成年小峰(化名)父亲进行回访时,了解到这个家庭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此前,连江县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探索多种方式,主动延伸司法保护触角,在适用宽缓刑事政策、落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上下功夫,用好“督促监护令”,织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实防线。
“1+3”亲职教育再升级
“道路千万条,守法第一条”。在亲历了一天看守所日常,涉案未成年人小峰写了满满千字心得感悟。而这最后一句短短十个字,是他最深刻的领悟。
如今,小峰考上大专,加入学生会,担任夏令营活动志愿者……这是他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结束时交出的答卷。
谈及小峰的转变,连江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吴晓敏深有感触。2020年,小峰受朋友指使,参与聚众斗殴前准备工具环节,并负责来往接送打架人员。
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这个满眼叛逆的少年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时,在审查起诉阶段紧急向小峰父亲发出“督促监护令”,并联合司法社工对小峰开展帮教工作。
针对小峰童年时期家教环境不稳定、家庭监管松散、父亲对小峰成长缺乏期待几个突出问题,帮教期间,检察官精准制定“1+3”学习计划,通过1场集中亲职教育课程,3场沉浸式亲子沟通剧场,着力提高小峰父亲家庭教育履职能力。
“我们会及时跟踪父子双方生活状态和情感交互深入程度,及时评估阶段性帮教成效。”承办检察官视课后情况,动态调整教育、督促监护措施。
在父亲忙于生计、小峰忙于实习的情况下,由社工组织双方多交流近况。随之带来的变化是父亲对小峰正面评价变多了,他对小峰在学业和实习工作中的坚持表示充分肯定。
家庭关系逐渐缓和,双方的沟通更为主动积极,小峰克服了做事冲动的坏习惯,遇事先与父亲沟通再下决定。小峰对家庭事务不再抱持忽视、漠视的态度,父亲对他主动帮忙送货等变化欣慰不已。
此后,小峰不仅自发地通过青年大学习、法律读本增强法律意识,而且欣然参与社工组织的为期5天的夏令营活动,协助社工向幼龄儿童传播红色文化、法律知识。
入读大专后,小峰认真对待课程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余篮球赛事,并主动申请加入学生会。成功加入学生会后,小峰勤勉负责,热心奉献。
在检察机关、司法社工、家庭的三方合力下,小峰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更为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线上唤醒异地亲情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如果连父母都不管他们,他们还敢依靠谁?”近日,连江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以线上形式向小明(化名)父母送达“督促监护令”,强调父母的关爱对小明成长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16岁便辍学的小明,伙同其他未成年人流窜福州各地多次实施盗窃。因小明的父母远在外地,承办检察官抽出了更多时间关注他的监护现状,多次与其父母线上联系。
为让“督促监护令”落地见效,连江县检察院与居住地检察机关协同合作,线上线下共督促,让小明父母履行监护教育职责。
“妈妈,我以后想学一门手艺,你觉得是理发还是修车比较好?”这是小明第13次与母亲线上视频,曾经与父母一说话就火药味十足的画面已不见。
检察官每周都会组织小明与父母进行沟通,还特别邀请社工参与亲子沟通方面的帮教,帮助异地的父母履行好监护责任。
2022年以来,连江县检察院共发出“督促监护令”25份,通过社会调查、宣告送达、家庭教育指导、考察帮教等方式,有效督促“甩手”家长履职管教。
办理案件已经成为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端,检察官往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案外工作上。
经过详实的社会调查,逐一分析成因,针对不同案件,从监护人教育方式方法更新、亲子互动改善到行为约束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作个性化“督促监护令”,做到“靶向治疗”。
目前,连江县检察院通过委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将开展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未成年矫正不良行为等工作,通过个案访谈、法律宣传、家庭互动交流等方式为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途径。对监护人履行监护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通过重塑家庭支撑系统,推动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