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民主法制 > 吴江公安:构建科学长效机制 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

吴江公安:构建科学长效机制 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3-03-12 来源: 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2022年10月,吴江区启动农村道路“生命守护”暨交通安全管理精细化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路警协同、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促进交通秩序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在确保“走得安全”的前提下,让农村道路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路”。

  

  道路微改造 平安大保障

  路口增设红绿灯、沿线加装护栏、路面新划转弯专用车道……前不久,吴江524国道联杨路段完成“微改造”,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常年跑出租的李爱国师傅颇有感触地说:“平时这里车流、人流就多,经常拥堵,但现在早晚高峰都很顺畅,‘跑’起来舒心多了。”

  得益于专项行动的实施,吴江区大大小小的农村道路迎来一系列提档升级,除了因地制宜的“微改造”,更有“黑科技”的智能化加持。

  “左侧有车,请注意!”在230省道王焰村村道口,由侦测雷达、爆闪警示灯、全景摄像机、高音喇叭等设备组成的“哨兵系统”,通过声光方式监测路况作出提醒,24小时为来往的车辆和人员保驾护航,减少视线盲区带来的安全隐患。

  硬件设施更进一步,秩序管理齐头并进。过去,每到水果收获时节,部分农户自发前往附近公路旁架摊位售卖水果,不仅造成道路拥堵,还存在安全隐患。吴江区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采取柔性执法的方式,一面加强宣传教育,一面研究设立疏导点,引导农户规范经营行为,使辖区多个集中产销区域交通环境焕然一新。

  吴江区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公示名单,全区农村道路建设管理成效广受肯定。

  

  多维度整治 下好治理“一盘棋”

  对全区1600公里、683条农村公路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县道428处、乡村道965处细节隐患全部整改到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减少42.86%;524国道长板路等3处交叉路口早晚高峰延误指数平均下降10.56%……专项行动实施仅1个多月,吴江区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就得到实实在在的改观,究其缘由,与他们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以系统思维促提升的推进举措密切相关。

  在集中整治阶段,吴江区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将全区农村道路涉及的矛盾问题分门别类,并设置挂牌督办安全隐患整治、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整治、典型路段精细化提升、安防设施补缺完善等不同工作任务,“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进行提档升级。

  在位于盛泽镇西二环——仲登街路口的盛泽实验小学舜湖校区门口,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杨女士表示,经过路口改造,分散车流,每次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缩短了近20分钟。

  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吴江区不只考虑路的因素,更将人、车、环境等交通要素通盘纳入治理提升范畴,启动“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重点针对“一老一小”等群体开展交通安全普法宣传;组织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电动二、三、四轮车整治力度,打出一套协同发力的“组合拳”,多维度、系统性重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生态。

  多措并举探索长效机制

  立足长远,吴江区提出明确目标:到2023年底,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安全保障和交通秩序安全治理的长效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借科技手段促长效。逐步加强农村道路路口、路段常规监控设施,以及“哨兵系统”、移动式违法智能识别等现代科技设施建设,如在聚集性活动路段及路口、村口等重要点位,安装智能移动卡口设备,自动识别抓拍交通违法行为。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积极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强化机制落实的长效考核,持续提升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促进农村地区“一站一员”“护路员”“网格员”等管理队伍融合,建立“一员多职、融合发展”的队伍管理机制,不断充实农村公路交通秩序管理和养护管理力量。

  以共管共治抓长效。大力推动公安、交通部门打破“数据孤岛”,开展交通事故联合调查分析,联合排查整治事故多发路段,定期会商处置公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实现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的快速高效联合处置。

  引社会力量助长效。谋划发动社会志愿者深入基层,引导农村地区广大驾驶人和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文明交通的示范者和维护者。同时,开展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活动,鼓励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吴江区不只追求全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指数的节节攀升,更致力于系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长效机制,筑牢农村平安之路。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suzhou/202303/t20230303_840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