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库保管刑事、行政涉案物品共计108万余件,节约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
涉案财物管理的“厦门模式”
记者叶小佑叶蔚蓉
随着时代发展,犯罪花样不断翻新,涉案物品也呈现数量大、种类多、形态各异等特征。大的有房子、船舶、汽车,小的有名包、珠宝、黄金、现金、古董、字画,甚至还有价值随时变动的股票、基金……如何妥善管理这些涉案财物,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执法部门。
2019年,在厦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政府企业配合、部门联通共用”的跨部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厦门模式”,实现全流程监管、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集约化处置,有效破解了涉案财物管理难题。
探索先行处置
实现涉案财物保值
核对、扫码、入库,三个简单的步骤,一份刚从派出所移送过来的涉案物品,就完成了入库登记手续。3月18日,记者在厦门市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看到,根据物件属性不同,涉案财物被分类保管,如涉案手机存放在信号屏蔽柜内、涉案字画存放在防潮箱内等。
“扣押难、保管难、移交难、处置难”是长期困扰公、检、法、财等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上的四大难题。
为加快涉案财物的处置流程,避免涉案财物损毁贬值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厦门市委政法委、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财政局以刑事涉案扣押车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刑事涉案财物先行处置机制落地,联合出台了《厦门市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办法》《厦门市刑事涉案车辆先行处置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形成制度,确保涉案财物从扣押、收缴、查封、移交到处置实现规范化运行和管理。
2020年12月29日,厦门市公安局召开“刑事涉案车辆先行拍卖”新闻发布会,组织首次刑事涉案车辆先行拍卖会,7辆刑事涉案车辆由厦门建发拍卖行在中拍平台进行线上公开拍卖。该先行处置案例为全省首创,通过先行处置,不仅节约了司法行政成本,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也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2年,厦门市公安局又进一步畅通管理通道,联合多部门制定《厦门市提升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质效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涉案财物专项清理处置工作,着力解决在涉案财物发还、收缴、追缴、处置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动提升厦门市涉案财物管理质效。
突出改革创新
开创物证鉴定新模式
为有效解决制约执法办案效能的鉴定难问题,厦门市公安局在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内部机构鉴定为主线、社会机构鉴定为支撑”为原则,公开招投标引入鉴定机构,线下购买社会化司法鉴定服务,通过专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腿”,办案人员少跑路,开创了一站式司法鉴定服务新模式,有效缓解制约执法办案效能的鉴定难问题。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单位去做,解放了大量基层警力。”据厦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7月,物证一站式司法鉴定模式在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和翔安分局进行试点运行,有效提升了全市物证鉴定工作的专业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办案效率,降低了执法办案风险,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受到广大办案民警的欢迎。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面铺开运用。
此外,针对涉案款项监督管理处置等难题,厦门市公安局在全省首创案件暂扣款和保证金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涉案款项管理处置“去现金化”,通过“全渠道缴款和支付”“一案一人一账户”“自动记账对账”等手段,确保款项缴交和支付“一趟不用跑”,实现对款项实时、动态、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促进共治共享
降低成本提升执法效能
“涉案财物管理机制改革运行以来,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机制展现出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和统一化四个显著特色。”厦门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吴德富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市已有155家执法单位纳入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机制进行管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实现涉案财物保值增值,提高执法效率和财政罚没收入,降低执法办案风险,最大限度避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受损。同时也降低了执法成本,仅公安机关就清退15家涉案财物保管场所,入库保管刑事、行政涉案物品共计 108 万余件,公检法通过平台进行处置权移送的案件12400余起,节约执法人员工作时间10万余小时,节约财政资金 1000 余万元。
“厦门模式”自运行以来,不仅缓解了厦门涉案财物管理难点痛点,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也是对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福建省政府将该机制作为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国教整办和公安部法制局分别编发简报推介该机制,财政部将厦门市列为2021年度中央与地方财政政法领域共同研究重点课题试点城市,全国50余家单位到厦门进行参观考察。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