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南检察机关主动履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市域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将更多检察元素嵌入网格,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检察工作有序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平安建设满意度指标持续向好,形成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治理新格局的目标,为基层治理蓄力赋能。
检察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山南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一站式”纠纷调处平台建设,搭建“网上、电话、信件、来访、视频”五位一体的信访接待平台,用数字信息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以监督能力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南新实践。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检察服务,践行“办信就是办案”理念,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以“俯下身子,力求群众一次性跑腿;搭起台子,集聚提供一站式服务;明晰‘路子’,促进诉求一条龙办理;做好‘样子’,积极打造一把手工程;走出院子,推动服务‘一公里’延伸”为内容的“五个一”工作法,着力打造“和畅控申”品牌建设,注重总结、宣传,实现“检声”与民意和谐共振,探索形成检察机关统一对外的办事大厅,主要设有法律咨询、控告、申诉窗口,配备了律师接访、检察长接待、远程视频接访、12309网络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平台等功能室,实现各项对外服务职能的集约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开通网上平台“掌上检务”一体机,机器人等智慧强检设备,让群众随时随地体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检察服务平台,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为全区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山南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鲜明主线,“人民”二字重如泰山。山南检察机关统筹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市、县(区)级检察服务中心13个,在浪卡子、洛扎、错那、隆子四个边境县院建成普玛江塘、玉麦、珞瓦新村等边境村镇检察联络站16个,为群众提供便捷司法服务。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和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制度,2022年以来,共接待群众信访85件105人次,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受理审查,快速分流处理,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群众满意度为100%,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市检察信访工作明显提质增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司法为民中释放检察温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共驻共建,永远没有暂停键。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不断巩固共驻共建成果,在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上下足绣花功夫,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把检察服务延伸到老百姓身边,深入琼嘎顶社区开展“七彩志愿服务”—微心愿活动,共开展法治讲座4次、绿色环保活动3次、为2名特困户送温暖1次、组织党员捐款2次、协助社区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战“疫”一线,“检察蓝”微光成炬,向光而行,绘就防疫一线靓丽“检色”,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盒饭、配备汽车1辆、配送蔬菜2次、配送防疫物资2次,帮扶资金共计2万余元,被琼嘎顶社区总支部委员会评为2022年度优秀共驻共建单位。通过与琼嘎顶社区共建组织、共推活动、共促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推动社区工作全面开展,形成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一直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明确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微心愿”名单中,琼嘎顶社区的尼玛是一名二级肢体残疾人员,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亲戚照看,为方便日常照看及改善残疾人的机体功能,解决出行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市检察院把崭新的电动轮椅送至尼玛老阿爸手上,老阿爸非常感动,表示衷心感谢。
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有“沉下去”的用心,还要有“跑起来”的干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党员干部要把力量用在“针尖”处,从群众最忧的小事、最盼的实事、最愁的难事入手,紧贴民情民心、共谋群众福祉,把“绣花功夫”下足,把“一针一线”绣好。
于细微处求极致,不以案小而不为,一个个小案,系着普通百姓的悲喜冷暖,办理“小案”,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让检察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心无小事的原则,服务保障民生民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能动履职办好群众身边的检察院,服务保障强边固防、兴边富民走在全区前列。
实心实意践行初心与民同行。山南检察机关主动把民事检察融入山南经济发展大局,树立“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能动履行民事检察职能,主动作为多元化解矛盾,持续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线索,通过支持起诉、促成和解、制发检察建议、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监督方式,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专项监督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市县两级检察院走访人社局、人民法院等相关单位35次,通过查看工作台账、座谈等方式对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线索50件,受理支持起诉案件25件,办结4件,为19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0.3296万元;向法院提起支持起诉21件22人,涉及资金17.5658万元。贡嘎县检察院联合县人社局促成和解5件17人,兑现农民工工资32万元;乃东区检察院联合乃东区法院促成和解1件27人,涉及资金10万余元。
公益诉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南检察机关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借助“外脑”精准监督,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聚焦长效治理,紧盯民生热点,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99条,立案97件。通过办案,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3处、面积1.35亩,保护被污染土壤0.45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3.35吨、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6.38吨。开展“护农护耕”监督活动,加查县检察院联合农业农村局排查发现过期农药18992瓶、过期或无生产日期种子3011袋,及时通报相关行政机关处置。落实“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围绕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开展巡河检查。创新“司法+生态修复”办案模式,积极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实现惩处犯罪与保护环境双赢。桑日县金某为保护牛羊免遭侵害设置陷阱,造成野生保护动物死亡,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公开听证会对其不予起诉,督促金某用义务护林的形式进行劳务代偿,及时修复被损坏的动物资源,达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西藏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