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在滨海新区司法局、大港街道的支持下,大港司法所成立“合立方”专家调解团队。该团队的12名成员都是来自政法系统、教育系统、辖区企业、律师队伍等多个领域的退休或从业人员。近一年来,该团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依法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定分止争
法治做坚强后盾
今年年初,滨海新区大港街道振业里社区居民王大娘因与儿媳产生矛盾,到社区请求帮助。询问相关情况后,社区居委会主任向滨海新区司法局大港司法所求助,“家庭矛盾还涉及房产纠纷、老年人权益保护等问题,需要专业人员介入。”
大港司法所所长吴忠超深知,随着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以往调解时靠“面子”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依靠权威压制“和稀泥”的方式不会长久。他带领“合立方”专家调解团队的成员先采取“背对背”的方法进行调解,在掌握“症结”后,又将两人安排在一起,“面对面”释法说理,将矛盾逐个解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王大娘终于理解了儿媳的不易,儿媳也了解了王大娘的想法,二人和好如初。
“新时代的人民调解,必须坚持依法调解,始终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调解工作”,吴忠超介绍说,“‘合立方’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专业的法律人士做后盾。”法言法语的应用、法律条文的解读、草拟调解协议等,都需要他们参与。
2022年11月,18名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大港司法所,请求帮助讨回欠薪。经了解,2022年8月至10月,这18人在大港某企业打工,但事先未订立书面协议,部分事项约定不明,导致在结算工资时产生争议。了解具体情况后,大港司法所指派“合立方”专家调解团成员张丙瑞与马国强参与调解。
翻阅厚厚的调查记录发现,施工工程、人员、时间,以及工资给付方式等内容表述详尽,且多人口述内容前后印证。张丙瑞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清晰了解各方真实意图,快速达成调解协议。
事实清楚,但证据不是十分充足。于是,张丙瑞和马国强找到该企业,一方面对企业负责人说情讲理,一方面出示相关证据,表明企业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起诉到法院,企业很可能面临败诉。经过调解,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企业便和外来务工人员达成调解协议,并于协议签订后申请了司法确认。
类似化解纠纷的方式在大港街道辖区已经成为常态。“法治才是化解纠纷的根与魂。”吴忠超说道。
立体推进
多方联动快速解纷
近日,滨海新区大港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人身意外损害赔偿纠纷。体育活动期间,该校两名学生发生碰撞,造成一方牙齿脱落,双方家长对理赔数额及赔付对象、赔付时间无法达成一致。
“合立方”专家调解团队成员参与调解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以事实为依据,认定双方责任、赔偿金额等。在学校及司法所的合力调解下,双方学生家长签订调解协议。
以前,每当有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学校因缺乏专业人才,对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赔偿等问题十分茫然。该中学校长表示,通过“合立方”调解,既解决了纠纷,又保护了双方利益,以后还会邀请专业人士为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保驾护航。
在大港司法所的参与下,大港街道辖区建立了34个社区调委会,辅以物业、学校、企业、金融等行业性调委会,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全覆盖、全时空的调解组织结构。同时,大港司法所还定期与公安、法院、信访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排查矛盾纠纷,制定方案进行联合调处,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共同守护辖区平安和谐。
关口前移
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每个月末,大港街道前进里社区居委会主任马妍都会向大港司法所报送当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前进里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
2022年11月,前进里小区居民准备加装电梯,但涉及费用分摊、运行管理、违约责任、安全责任等问题,一时各说各理,有产生纠纷的迹象。马妍与大港司法所协调沟通后,一场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注意事项的法律讲座在前进里小区开讲,主讲人是张丙瑞。加装电梯如何申请、安装费用如何分摊、后期如何维护……张丙瑞解释说,“要把居民关心的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责任讲清楚,才能最大可能避免纠纷的产生。”
由于前期的法律问题解读到位,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进展顺利。今年3月,前进里小区2号楼、3号楼电梯加装工作基本就绪。
此外,大港街道还建立了常态化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建立调解员日常走访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
“‘合立方’不仅是一支队伍,更是一种理念,还是一个目标。”大港街道党工委书记仝浩表示,“合”代表各行各业,“立”代表多角度、立体化,“方”代表区域全覆盖,三者结合才能实现街道的平安、法治、和谐,而这正是大港街道正在践行的新时代“枫桥经验”。